朱熹思想学说及其影响(朱熹用敬)

朱熹,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字元晦,后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云谷老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朱熹小时即被称为“神童”。六岁时,能熟读《孝经》。绍兴十七年,朱熹十八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绍兴十八年,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九十名,准敕賜同进士出身。绍兴二十一年,入都诠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绍兴二十八年,拜程颐弟子李侗为师,承袭二程“洛学”正统,专心儒学。乾道五年,用“敬”和“双修”的思想重塑”二程”著作,创立“中和新说”。淳熙七年,重建白鹿洞书院。淳熙九年,完成《四书经注》。绍熙五年,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庆元六年,因病去世,终年71岁。

朱熹在一生的讲学活动中,总结了丰富经验,编纂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丰富了他的教育思想,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论述教育和朱子读书法。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圣贤坯璞”。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阶段,注重“圣贤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重点是“教理”。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间的交流。

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静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的意思是读书要按照一定顺序,不可颠倒,不可急于求成。熟读静思的意思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的意思是读书要反复咀嚼,虚心请教。切己体察的意思是读书要身体力行,赋予实际行动。着紧用力的意思是读书要珍惜时间,要充满活力。居敬持志的意思是读书要注意力集中,保持一颗坚毅的心。

朱熹的思想主要有: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

理气论:所谓“理”即为“道”,他有几层含义:”理”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理”是人的本性;“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动静观:朱熹认为理依气而生万物,气一分为二,动是阳,阴是静,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而且互为统一。

格物致知论:朱熹强调格物才能穷其理,强调知行关系,即“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

朱熹在哲学上传承了“二程”的学说,加入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理学体系,是儒学的发展者和创新者。朱熹是继孔孟之后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以后的儒家学说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奠定了重要基础。康熙评价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