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吹故乡的原风景(家乡的风吹起来)

文|赵红

编者按:

“风”,不仅是家乡的民风乡俗,更是一个地区人文素养的缩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民间的山东乡俗,创新传播齐鲁文化,齐鲁网发挥融媒体整合传播优势,推出大型互联网融媒体纪实专栏《家乡的风 吹起来》,邀请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乡间街坊,对记忆中的乡俗进行全景式“扫描”,通过对民间生活习惯、礼仪、美食等习俗的原生态再现,触摸看得见的乡愁,传达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朴实朴素的优秀传统美德,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基因和丰富内涵,提升其原典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本质,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乡俗成为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教材。

家乡的黄河水裹挟泥沙滚滚而来

我的家乡在偌大的黄河三角洲腹地,黄河水裹挟了泥沙滚滚而来。人说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沙”,在鲁北平原博兴老家,沙土窝子到处可见。这些沙土,不单单将花生、山药等作物养的茂腾腾,还抚养了我们一代代农家的儿女。

用箩筛筛除杂物之后,沙土便可以进入砂锅里加热

沙土口袋–也就是婴孩的睡袋,是妇女们用勤劳的双手织成缝就的,这样的手织粗布细密不漏沙,且愈洗愈是柔软舒适。那时候吃穿住行用全来自于自己的劳动,很少成品,甚至半成品,可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口袋大多是红色的粗布,代表了吉祥如意。沙土装进口袋时,还热得多,母亲们便会探了手进去,慢慢地摊匀、降温,用自己的肌肤感受着沙的温度。脱离母体不久的婴孩,被抱进暖暖的沙土口袋里,便如重新住进母亲的怀抱,欢喜地举了小拳头,抬高了小脚丫,土布口袋便此凸彼鼓,一同表达着它的快意。再大些的婴孩,更是欢喜地把小屁股高高地擎起、落下,口袋周遭便落下一些欢腾着的沙尘。

孩子托管给老人看,也有失手的时候。记得我表妹降生时,她年迈的姥姥把孩子抱进没有摊匀的沙里,表妹紧挤了双眼,摇着小拳头,横咧开小嘴,猛然爆出抓心的哭声。舅母赶忙把她抢出来,可是表妹肉肉软软的脚丫子已经烫伤。舅母的眼泪便跟着哗哗地落。

孩子拉尿在布袋里,只需提起口袋尾部抖一抖,湿作一团的沙便会滚在一边,不会脏了孩子。因为有了土口袋,妇女们也就耽误不了手头的活计。推磨、烧火、纺棉、织布、纳鞋底,样样不落。因为沙土重实,孩子穿了也不会爬开去,从土炕上跌落,就相对安全些。大人把孩子放在沙土口袋里,甚至放心地到坡地里干活。记得大姨家孩子多,没有人手看孩子,个个孩子穿沙土到一周岁多。那时,孩子已经能站立,大姨把孩子装在布袋里,随即用了绳拴在窗棂上,由他自己玩耍。等大姨回来,孩子依旧乐呵呵地隔了窗棂,伸了小胳膊呼唤着娘亲;孩子忽闪的瞳仁,咿呀的叫声更是猛烈撞击了娘亲的心扉,揪扯得她心疼不已,猛然扑过去,把孩子紧紧地抱将在怀里……

穿了沙土的孩子大多不感冒发烧,不生痱子。冬天沙暖,孩子的屁股温温的;夏日沙凉,则爽爽的。就是久病卧床的老人,常睡沙土,便也不会生长褥疮。

现在有些地区流行沙土浴,人们将自己囫囵淹没于沙土中,直至脖颈,只留了脑袋在外面,据说有着排汗、祛毒及美容的功效。由此看来,我们的先人自有他们的睿智。

专家点评

黄河,孕育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通过“穿土的孩子”为我们进行了一次鲜活而真实的呈现。作者祖祖辈辈居住在黄河三角洲腹地,黄土不仅孕育丰富的食材,更是成为孕育孩童的“温床”.“沙土就是他们的衣衫”,这一件特殊的“衣衫”里面,既有父辈的智慧,也有父辈责任,它恰如黄河一般,绵延流长。可以说,“穿土的孩子”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活化石”,更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象征。

作者简介

赵红

赵红,博兴实验中学教师。散文见于《时代文学》《当代散文》《先行者》《语文报》等书刊杂志,多篇文章获省市奖励。

诵读嘉宾

周诺

周诺,山东卫视《早安山东》新闻主播,这是山东电视台最权威最全面最新鲜的一档直播新闻节目。十年来,她一直在电视新闻事业中全情奉献,在两会会场,在800米深的矿井下,在医院的手术室,在青荣城铁的开通仪式上,在青岛跨海大桥通车直播现场……你都会发现她的身影。除了电视本身,她还有许多爱好,四岁练就的手风琴演奏让她在每次的文艺活动中都大显身手,独有的同声译谱功夫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喜欢体育运动,在校期间是排球队的二传手,擅长游泳、羽毛球等运动。

传承齐鲁乡俗文化遗产,以文会友,欢迎关注齐鲁网!

版权说明:本平台文字信息版权属句点论策所有(微信公众号jdlc2016),音频及图文信息报道系「齐鲁网」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