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思 苏轼为什么会这样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难免悲伤、欢乐、离别、聚首,月亮也总有阴晴圆缺的变换。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苏轼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一、人有悲欢离合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自然就有七情六欲。所以人难免有悲伤的时候,也有欢乐的时候。正是有悲有欢,人生才变得有趣。一味地悲伤,人生还有奔头吗?同样,一味地欢乐,也不可能。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自始至终充满欢乐的,那样的人生也是索然无味的。就好比吃饭一样,整天一个味儿,谁受得了?

人不是赤条条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的,人是复杂的社会结构的一分子。所以,人活在世上自然会有亲人和朋友。于是,离别和聚首就在所难免了。人这一生就好比做公交车一样,当乘坐一趟车时就是相聚;当你或者别人下车了就是离别。聚首的时候,不论是朋友还是亲人,要尽情享受相聚的美好;离别的时候,不论是生离还是死别,都不必太过悲伤,这本就是自然规律,谁也跳不出去。

二、月有阴晴圆缺

谁都喜欢完美的东西,比如圆月;谁都喜欢美好的东西,比如皓月当空。但是,月亮阴晴圆缺的变换这是大自然的现象,谁也改变不了。同样,就像人的悲欢离合一样,如果月亮总是圆圆的明晃晃的挂在天空,岂不是失去月亮真正的美了吗?

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才有趣味;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才更有韵味。所以,这也是苏轼真正想告诉我们的,不应该为此生发无谓的惆怅,大可尽情去品人生百味,那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做《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自这首词出现后,这一名句一直被人们传诵至今,它的意思就是“人们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亮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周全。”这首词在抑郁惆怅中透出了作者超然达观的人生境界。有关这首词的具体详细的分析,你可以在头条上仔细看一下。

我讲一个故事,来分享对这一名句的理解。

这是我河南农村老家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家人,张姓夫妇两个人50多岁,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家庭和睦,家里人没有与村里人发生过矛盾,儿、女高中毕业后先后到广东、浙江打工。女儿在20岁时,在工厂里认识了一个四川小伙,两个人挺谈得来,她父母本来不同意两个人的婚姻,离老家太远了,但是考虑到女儿心有所属,也就勉强同意了,女儿结婚后,很少回老家。儿子倒是沉得住气,一直没有谈对象,从离家打工开始就回家过一次。

去年中秋节前,老张头感觉身体不太舒服,考虑到自己才50多岁,应该不会有啥事,就没有放到心上,没有去医院检查。没有料到在农历八月十三日,张老头心肌梗塞突然离世,邻居帮忙张罗着办事,给女儿打电话,女儿远在四川,回不来。给儿子联系,儿子说回来也见不着爹啦,一来一回花不少钱,等到放假再回去,这次给他爹发殡就不回来了。

晚上,邻居们都走了,只有张老太一个人陪着躺在灵床上的老伴。八月十五(我们老家规矩,出殡在亡者离世三天、五天、七天后都可以),在邻居的帮助下,张老太把老伴出殡送走。晚上中秋明月,本来是四口人之家,只有她一个人守在老宅里。

亲爱的朋友,通过这个小故事,你一定明白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真实含义,希望天下人幸福常伴,远离悲痛与不幸。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是苏轼丙辰年的中秋节,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我们解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先把全诗的意思用现代话解析出来。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我们读苏轼的这句诗可以从三个方向来理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第一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

第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态度和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苏轼摒弃了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的情态,他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虽然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第三苏轼从年轻时就怀有经国之志,但是终其一生都不得志,未能施展胸中的抱负。因为官场屡遭坎坷和不幸,这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苏轼对中国思想、文学、艺术、文化上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苏诗现存二千七百余首,苏词有三百四十余首。本书选的诗词是较能代表东坡诗词风格的部分,大多是其传世佳作。就诗歌题材看,有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哲理诗、赠答抒怀诗等。

所以苏轼潇洒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榜样;他非凡的文艺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为后代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品读苏东坡的诗文,感受他的诗文氤氲出的清美,以及他的人格辐射出的清朗俊逸,使人全身心都为之清新而舒爽。

让我们借苏轼诗词这个入口,跨越时空,去探寻、体味一代文学大家的内心世界,我们应该像著名 作家冰心老师说的那样:“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