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经济学家的诗意人生

经济学家原来是诗人

那是一个周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多功能厅里里外外人声鼎沸,厉以宁的众多桃李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这里,有远自法国、美国、加拿大的,有来自广西、广东、黑龙江等省市的,历届弟子来了三四百人,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开始了。从上午直至深夜,第一次听到老师讲解唐宋诗词欣赏经常与老师探讨经济问题的他们,第一次举办了名为“经济学家的诗情画意”的厉以宁诗词研究会,第一次举办了“诗情高歌到碧霄”的厉以宁诗词朗诵会。

出席者每人得到一本装帧精美的《厉以宁诗词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欣赏着这些诗词。始而惊,续而喜,眼下名人诗词可谓多矣,但是像厉以宁这样的功底、意蕴,并不多见,何况对厉以宁来说,诗词只是他的“余事”。

厉以宁的诗词,既是历史的烟云,又是他生活的浪花。数百首诗词,整整跨越了半个世纪。它们是厉以宁50多年经历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50多年来国家的、社会的变化。他写童年,写上学,写大学毕业,写投身革命,写恋爱,写结婚,写获子,写下放,写成功的喜悦,写挫折的痛苦,写历史的转折,写宏伟的蓝图……可以说,它们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交响曲。

厉以宁的诗词功底得益于教他中小学的国文老师。诗词格律是老师教的,而诗韵词韵是他自己下功夫熟记的。20世纪40年代,他先后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扬州震旦中学、南京金陵中学,都是海内名校,不但重理,而且重文,在老师们的诱导和影响下,厉以宁很早就开始学写诗词,后来成为终身爱好。读着老师的诗词,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们的人文功底越来越差了,这是很大的不足。经纶济世的学问如果少了人文关怀,就不能深入了解中国国情,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桨声篱影波纹,石桥墩,蚕豆花开一路水乡春。

长跳板,小河岸,洗衣人,绿裤红衫都道是新婚。

好一幅秀美的江浙水乡风情画,而且恪守词律。令人惊奇的是,这首《相见欢·仪征新城途中》作于1947年,当时他只是一名17岁的中学生。

厉以宁曾在一首《七绝·致友人》中写道“诗是沉思词是情,心泉涌出自然清。”无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厉以宁的笔下都是含蓄蕴藉,不失骚人之旨。这是他诗词的独特风格,其实这也是他为人治学的风格。

我们问厉以宁:“钱学森、杨振宁和李政道等大科学家都曾谈到科学与艺术互相渗透的关系。你觉得,中国诗词对你的经济学研究产生过什么影响?”

厉以宁说:“很难说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诗词对一个人的人生修养确实有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首好诗,往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做诗填词,可以修身养性,抒怀遣兴,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广阔胸怀。”

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与会者解读着厉以宁诗词的字字句句,从中体会他对人生的感悟……

在经济学的海洋和诗的天交遨游

厉以宁踏入经济学大门纯属偶然。高考填志愿时,他的同学因他当过会计就代他报了北大经济系。但他一入门即潜心钻研,历经磨难锲而不舍,不仅耕耘有获,且沙以成洲,仅改革开放后的20年来,他先后发表学术专著15部,个人文集11部,与他人合作著书14部,主编书籍22部,尚不包括他发表的数百篇学术论文。

如此丰硕的成果,其原动力来自何方?他在诗中所体现出的对祖国山河的爱恋、忧国忧民的思绪、立志报国的宏愿,给了我们一个圆满的答案。

他1984年所作的《菩萨蛮·黄山归来》中写道:

隔山犹有青山在,彩云更在群山外。寻路到云边,山高亦等闲。问君何所志,纵论人间事。寄愿笔生花,香飘亿万家。

厉以宁的经济思想常常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1996年,厉以宁在为他的《转型发展理论》一书出版而作的《相见欢》中道出了这一点:

边城集镇荒丘,大山沟,多半见闻来自广交游。

下乡怨,下海恋,下岗忧,了解民情不在小洋楼。

经济学家的诗词难免有点经济的味道。一般诗人只能慨叹寒山寺前成为熙熙闹市,缺少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情画意,可是经济学家兼诗人的厉以宁,却从这里的变化中看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农村带来的繁荣。即使让唐人张继再生,他也会从“诗意”与“生意”中宁取后者的。这就不同于一般的吟诗弄月,而带有鲜明的时代感了。请看他写的两首七绝《苏州枫桥》:

其一:熙熙闹市石桥边,画意诗情已荡然。空有寒山名寺在,钟声再不似当年。

其二:钟声何必似当年,新事新风闹市前。若是乡民皆菜色,诗人能不带愁眠。

诗词也表现出厉以宁作为一位经济学家不随波逐流,勇于改革的凛然正气。1980年他写了一首《七绝》:

隋代不循秦汉律,明人不着宋人装。陈规当变终须变,留与儿孙评短长。

用“历经磨难,痴心不改”来形容厉以宁走过的人生道路实不为过。他不管身处何种逆境,始终保持乐观、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未来充满希望。

1955年他大学毕业留校后,即被贬到资料室做资料的翻译、编辑、整理工作,且长达20年,他却在此时开始了不问收获的耕耘,做了大量的卡片,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深厚基础。“文革”中,他先被赶到昌平“劳动改造”,后又下放江西南昌县鲤鱼洲农村劳动,先住仓库,后住茅草棚。写于1968年的《破阵子》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

乱石堆前野草,雄关影里荒滩。千嶂沉云混白日,百里狂沙隐碧山。此心依旧丹。

隔世浑然容易,忘情我却为难。既是三江春汛到,不信孤村独自寒。花开转瞬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祖国带来了春天,也是厉以宁生活的重大转机,他为此感到无比欢欣。一首《木兰花·校园初春》写出了三中全会前夕的形势:

湖边残雪风吹去,墙外麦苗青几许。一行燕子报春来,小径花丛闻笑语。

黄昏忽又潇潇雨,乍暖还寒何足虑。隆冬已尽再难回,历史无情终有序。

改革开放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一展抱负的广阔舞台,祖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令他兴奋不已。此时作为诗人的厉以宁心情可想而知,诗作更是精品迭出。1996年写于广西靖西旧州的一首七律,即是一篇难得佳构:

争说边城多秀丽,果然平地起峰峦。

一场春雨催桃李,半幅闲云遮远山。

日照丛林烟漠漠,月笼村寨路弯弯。

靖西景色谁相似,只在桂林阳朔间。

才情与真情交融成的诗意人生

无情未必真丈夫。厉以宁通过填词,对亲人倾诉情爱,与朋友互通款曲,委婉痴情充盈字里行间。

在厉以宁70岁生日这一天,与他相濡以沫42年的妻子何玉春陪伴在夫君身边,她也是厉以宁多首诗词的主人。一首《浣溪沙·除夕》,为我们再现了这对恩爱夫妻的新婚之夜:

静院庭深小雪霏,炉边相聚说春归,窗灯掩映辫儿垂。

笑忆初逢询玉镜,含羞不语指红梅,劝尝甜酒换银杯。

然而,在那动乱的年代,恩爱夫妻却被迫上演了一出“孔雀东南飞”,两地苦相思成了他们之间的精神慰藉。有《鹧鸪天·中秋》(1963)为证:

一纸家书两地思,忍看明月照秋池。邻家夫妇团圆夜,正是门前盼信时。

情脉脉,意丝丝。试将心事付新词。几回搁笔难成曲,纵使曲成只自知。

当一位学生朗诵厉以宁写于1971年的《鹧鸪天》时,何玉春不禁抹起了眼泪:这首词让她想起了他们携手走过的艰难岁月。那是长达13年的夫妻分居之后,她放弃一切能放弃的之后的一次真正不再分开的相逢。厉以宁在词中写道:

往事难留一笑中,离愁十载去无踪。银锄共筑田地路,茅崖同遮雨后风。

朝露冷,晚霞红。门前夜夜稻香浓。纵然汗渍斑斑在,胜似关山隔万重。

对儿女,厉伟蹒跚学步,他祝愿如小燕“飞起,飞起,明日长空万里”,厉放要上学了,他提醒道“花卉温室怯春寒,知否高山松柏树”厉放要插队了,他鼓励道“青草,青草,雪后成长更俏”,他在《采桑子》中写道“笑谈云雀飞何处?南也由她,北也由她,小小竹笼不是家”……词中描绘出的是一幅幅充溢生活情趣的画面,润人心田的是珍贵的亲情,亲昵道出的是至深的瞩望。

从1951年厉以宁进入北大算起,他已在燕园度过了半个世纪。用诗词表现他与母校难以割舍的情结和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自是佳句多多。1990年,他在贺陈岳孙先生九十寿辰作的《秋波媚》中写道“弦歌不绝风骚在,道德并文章。最堪欣慰,三春桃李,辉映门墙。”

许多学生说,这也可以说是厉老师今天的真实写照。

诗词朗诵会快结束时,厉以宁登台朗诵他的新作《破阵子·七十感怀》,将朗诵会推向高潮:

往日悲歌非梦,平生执着追寻。纵说琼楼难有路,盼到来年又胜今,好诗莫自吟。纸上应留墨迹,书山总有知音。处世长存宽厚意,行事惟求无愧心,笑游桃李林。

乐观、豁达跃然纸上,那份为人师表的自豪与自信,着实让人羡慕。


来源:《决策与信息》2002年第9期

作者:范敬宜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