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原因,解释农村老人为何不愿意进城养老

农村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生活的原因:

①住房不适应,农村住房一般都是自建房,楼层低,有庭院种菜,相对有悠然自得的感觉,住房面积也比较大,没有城市的拥挤之感。

②人际环境不适应,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生活,农村人际关系比较随意,城市人际关系相对条条框框多一些,农村往往平时就能相互张罗,城市往往平时都很忙,大家各自安好,只要真的有困难的时候,才会有相互温暖的可行性。

③生活成本不适应,农村花费少很多,城市生活相对成本高,农村老人很多比较节俭,往往看不惯城市的生活费用支出。

首先,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来说,城市就是个牢笼。他们经营了一辈子的社会关系全在村里,离开村子就等于离开了一切。

现在很多人吐槽在城市里生活连隔壁邻居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以前的城市会好一些,但对于不是常住城市而是偶尔去待一段时间的农村老人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在农村里,吃完饭就会有几个老人非常默契地来到我家院子。先唠唠嗑聊聊家常,然后就跟程序设定好了似的非常自然地在我家八仙桌旁坐下,开始打字牌。

打到时间差不多了,做饭的做饭,去菜地里施肥的就回自家厕所里挑粪,毫不耽误各自的事情。

邻里之间偶尔会发生争执,毕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你不争,别人就会骑在你头上,你一亩三分地都会不保。这无关善恶,为了生活没办法。

但争执之后,大家很快又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该打牌的继续一起打牌,该八卦别人的依然聚在一起八卦别人。

老人家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大半辈子,方圆十里地很难找出不认识或者没听过的人家,走到哪里都有人打招呼,这份安全感是城里给不了的。

其次,老人在农村都有自己的地,就算种不动庄稼了,家门口种点菜问题不大。

老人节约了一辈子,到城里后发现连白菜萝卜都要花钱买,虽然没有花他们的钱,但内心深处他们是很希望为子女省下一些的。

而且在农村的时候自己想吃什么就种点什么,没事就在菜地里折腾一番,就当锻炼身体了,非常自在。

喜欢种菜已经刻进了他们的基因,所以现在很多城市里那种已拆但未建的土地上,常有老人在上面种菜。他们图的是种的菜能带来多少收入吗?他们种一年的菜就算全部卖掉赚的钱可能还没有他们子女一天赚的多。

他们图的就是那份自在,图的就是有点事做。否则每天在客厅看电视,人会憋坏的。

在农村里,电视机通常只有晚饭后歇下了才会看的。他们甚至打开了都不一定看,就图有个响声,家里热闹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