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女险猝死,真的是连玩手机81个小时不睡觉的锅?

青岛14岁少女险猝死,连玩手机81个小时不睡觉惹的祸?

据青岛晚报报道,1位14岁少女在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心内科陪护病人期间突发倒地,经值班医生胡萍萍检查,少女呼之不应、压眶(疼痛)反应消失(意识丧失),不能探及颈动脉波动(脉搏消失),血压为0 。

医生判断少女发生了心跳骤停/室颤,立即实施了电除颤和心脏按压,经过十几分钟的抢救,复苏成功,少女恢复了自主心跳、呼吸和意识,血压迅速回升到了150/900mmHg,心电图也显示为正常的窦性心律。

随后,在医生建议下,家长带女孩到急诊科做了全面检查,确定身体没有异常

事后,对病史的追问中,少女告诉医生,倒地前她已经连续81个小时玩手机,没有睡过觉。

于是,媒体将少女的心跳骤停原因归咎于连续玩手机。

长时间玩手机真能引起心跳骤停?

年轻人发生了心跳骤停应该怎么办?

继运动之后,手机成了很多发作性疾病最大的背锅侠

近年来,媒体不断将一些像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这类突发疾病的原因归咎于长时间玩手机。

手机,成了继运动之后这类突发性疾病的最大背锅侠。

此前,像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特别是发生在年轻人的这类事件,人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运动或者“过劳”。

其中,发生在青少年的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最大的背锅侠是运动。

这类报道屡见不鲜,不多赘述。

更有甚者,2020年新冠疫情被初步控制后,媒体将几起发生在学校的学生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归咎于戴口罩,口罩都一度成了这类事件的背锅侠。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导致年轻人发生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呢?

答案很明确,那就是心脏病。

只不过,存在于年轻人的心脏病很大部分从来没有被发现和诊断过。

人们,包括很多医生,乐于将环境或生活中与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同时或先后存在的一些因素当成了原因,替心脏病找到了背锅侠。

年轻人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中的心脏病

长期以来,由于发生在运动,特别是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从事运动中的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往往特别引人关注,因而,运动一直是这类事件首当其冲的背锅侠。

为了对澄清这类事件的因果关系,消除人们的误解,避免正确处置措施的延误,一些科学家进行过不少的研究。

其中,2019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由于80%以上的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事件都经过尸检确认而更具有证据力。

在最终确认的608例2到45岁的年轻人心跳骤停病例中,120人(19.7%)存活,488人(80.3%)死亡。在死亡队列的488例中399例(81.8%)经过尸检确定了心脏病病因,89例(18.2%)没有尸检报告,综合各方面可用信息判定为心脏病病因。

在2到24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年龄组中,约半数确定存在心脏结构性(器质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非特异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相应的,在25岁以上年龄组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冠心病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存在比例逐步升高。意味着,在年龄较大的心跳骤停发生中,早发性冠心病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部分病例为未明确原因的心跳骤停。

这些病例中,除了部分是尸检不能发现的心脏电生理异常,很大部分在毒理学检测中发现了包括酒精,鸦片类毒品,以及属于管制类(毒品)的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

就是说,在西方,除了心脏病外,吸毒和精神类药物也是导致心脏骤停的一方面重要原因,这是西方社会的特点决定的。

总之,已知或者隐匿的心脏病本身才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的根本原因。

环境和触发因素

调查发现,在2到24岁年龄组,超过62%的心跳骤停发生在家庭环境中,不到38%发生在公共场所。

更具体的,60%发生在休息状态下,超过25%发生在床上,只有30%发生在运动状态下。

也就是说,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跳骤停,大部分发生在非运动状态下,只是因为发生在运动中的这类事件更加引人关注,多年来运动一直在替这些年轻人的死背锅。

在国外的这里研究中,从来没有人将长时间看手机当成引发心跳骤停,以及其他发作性疾病的病因。在国内,由于手机,越来越多的人和媒体,乐于让手机来替发作性疾病背锅。

实际上,大量研究表明,长时间看手机,除了造成视疲劳,不会造成任何实质性伤害。

年轻人心跳骤停必须彻查病因,找背锅侠是会害死人的

上述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中,能从心跳骤停中活下来的45岁年轻人仅有不到20%。而在更广泛的医院外心跳骤停事件中,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最终的存活率一般不会高于10%。在我国,医院外心跳骤停存活率几乎为0 。

新闻中,青岛14岁少女无疑是幸运的,心跳骤停发生在医院的心内科病房内,值班医生和护士抢救及时,尤其是及时使用了救命神器除颤仪,成功地救了少女一命。

但是,随后的处置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医生仅仅时间以家长带孩子去急诊科进行检查,并确定身体没有异常。似乎把这一次的心跳骤停事件归咎于长时间看手机而万事大吉。

这种处置是会害死人的。

因为,如上所述,心跳骤停几乎只发生在有心脏病的病人身上。没有心脏病的人只会在诸如使用某些药物,严重电解质紊乱,身体受到暴力撞击,溺水或热射病等极端状态下才会发生心跳骤停。

发生过一次心跳骤停,如果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进行根治或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心跳骤停还会再次发生。

下一次如果发生在医院外,再次成功获救的机会绝对不会高于1%。

因此,只要发生过一次心跳骤停,都必须住进有条件的心血管病中心,进行深入检查,包括全面的心脏电生理检查,以确定真正的病因,并做出有效的根本性治疗或采取预防措施。

近年来,最引人瞩目的心跳骤停事件无疑是丹麦著名足球明星埃里克森与2021年欧洲杯期间,在全球电视直播“众目睽睽”之下倒在了赛场上。

幸运的是,埃里克森也得到了包括电除颤在内的及时抢救,也像新闻中青岛女孩一样在十几分钟内复苏成功,活了过来。

接下来,埃里克森被送进了心血管病中心,接受了全面检查,最终确定他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作为预防措施,他接受了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手术。术后经过积极的康复和训练,不但获得了正常的生活,还成功重返英超赛场,并在2022年卡塔尔上第三次代表丹麦出战,成为了卡塔尔世界杯的英雄。

反观青岛少女,尽管幸运从心跳骤停中活了过来,如果不进行全面彻底检查,找出真正的病因,并做出适当的治疗或预防,而是草草让长时间看手机来背锅,下一次心跳骤停发生时,她还会那么幸运,恰好倒在医院的心内科病房中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