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被家长质疑“危害青少年”,要求课本删除,官方回应来了

#家长百问百答#

家长对教材的过度敏感,印证了那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插画事件后,语文教材的选文内容,成了家长关注的重点。

虽然个别提议,有“捕风捉影、联想过度”的嫌疑,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从另一角度看,家长积极参与督促工作,对教育的发展并无坏处。

而当有家长对《水浒》提出质疑,并要求教材删除时,很多家长终于坐不住了:“差不多得了,没完没了!”,对此,官方也作出了回应。

《水浒》被家长质疑“危害青少年”,要求课本删除,官方回应来了

语文教材的调整,是所有教材中关注度最高的,因为语文教材是实际教学中的使用率最高,课本中的课文,甚至标注都是学习、考察的重点。

而学生要对这些文字,掰开了揉碎了去理解,因此课文的内容必须严格满足要求,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适合对应年级的学生,去理解和学习,最好还是经典中的经典。

虽然要求很苛刻,但满足条件的文章并不少。顺应时代发展和家长们的建议,有关部门对教材内容也进行过多次调整。

比如许多家长都很熟悉的,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因为其父亲角色违反交规,恐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而被教材删除了。

但并非家长的所有提议,都是中肯、合理的,就比如同朱自清的另一篇文章《荷塘月色》,一篇唯美的课文居然被家长质疑“低俗”?

只因为其中有一句“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就被家长贬低至此,和“停车坐爱枫林晚”的遭遇如出一辙。

当然,这种思想偏激的家长只是少数,多数家长对此都能理智看待。不过一位家长对《水浒》的指责,却彻底惹毛了那些理性的家长。

浙江一位家长称:自己对中小学生读《水浒》这件事感到深深的不安,文章中的武松、李逵、宋江都是“人渣”,内容也不符合逻辑,甚至血腥暴力,应该从课本和中学生推荐读物中彻底删除!

具有争议性的内容是否应该纳入教材?看看官方怎么说

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位浙江家长还称:应禁止任何学校向学生推荐《水浒》作为课外读物。在他口中,四大名著成了“毒”小说。

对此,再理性的家长也坐不住了,《水浒》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无论地位还是价值,都不容置疑,根本没有这位浙江家长说的那么不堪。

这篇文章作为教材节选和必读书目推荐,是很多学生喜欢的读物,也是家长心中的经典佳作,怎么能如此“玷污”。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对此作出了回复:首先,官方对家长关心教育事业发展,表达了认可和感谢,同时也对家长的质疑进行了解答。

教材的编写,是绝对严肃且严格的,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教材的质量得到保证,学习问题才能让家长心安。

而《水浒》之所以能被编进教材,同时还能作为课外推荐读物,原因有如下三点:

首先,是其文学价值。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长篇小说,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都值得学生阅读、学习,是提升学生语言水平的佳作。

其次,《水浒》可以教会学生用批判的思维阅读文章。收录在九年级教材中,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需要价值引导的学习,同时也需要批判性阅读思维。

最后,是《水浒》其本身的教育价值,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优缺点并存,就像现实社会,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是多样的,学生的教育也该是如此。

面对是是非非,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通过让他永远不接触“非”的那一部分,就能保证他不受影响。

写在最后:

正相反,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教育的初衷不受保护,而是教会给他们判断对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学会自主判断,对于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占据主导作用,与此同时,阅读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可取代的。

因此,学校给学生推荐适合的数目,既是引导也是帮助,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成绩的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判断力,这种教育成果,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受益匪浅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