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发掘的悲剧 大量珍贵文物未能保存下来

定陵发掘的悲剧,定陵考古发掘是考古界公认的悲剧,因技术能力不足,再加上那个特殊年代的破坏,使得定陵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未能保存下来,由于定陵考古过于沉痛的教训,此后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成为了考古界的共识。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和皇后的合葬墓,万历皇帝知名度极高,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四十八年),万历执政期间有过励精图治,有过四处征伐,也有着晚年的怠政。

1955年在郭沫若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的主持下开始对定陵进行挖掘,据说挖掘定陵只是偶然,朱棣的长陵才是最终目标。由于长陵挖掘难度太大,考古界阻力重重,最终挖掘目标确定为定陵“练手”。

由于明朝皇陵规模宏大,地宫位于地下数十米,挖掘难度极大,考古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墓室入口,当定陵地宫打开的时候,所有考古队员都震惊了,定陵地宫保存完整,各种陪葬品俨然是一座地下宝藏。

定陵地宫共出土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文物三千余件,这在当时是震惊世界的发现,但是由于技术水平有限这些与世隔绝近三百年的珍贵文物在与空气接处后迅速发生氧化,尤其是数百件珍贵的丝织品,由于保护不当而变得支离破碎。

根据当时公布的消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虽然尸体早已腐烂,但是骨架完好,头发尚且有光泽,1958年底考古清理工作基本完成,虽然1959年在定陵考古原址建立了定陵博物馆,可是随着1966年的那场风波,定陵再度站上了风口浪尖,考古工作和后期的保护被迫暂停,很多文物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受了二次损毁。

更为悲催的是万历皇帝和皇后当成了牛鬼蛇神,尸骨被拖至广场批斗一番随即被一把火烧掉,连皇帝的棺椁也被随意废弃在山谷中。

定陵的考古悲剧为中国考古界敲响了警钟,帝陵的主动挖掘被暂停,虽然此后郭沫若等人再度提议挖掘帝陵但都被驳回,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定陵的文物损失成为了人们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痕。

说起对定陵的发掘,那真是一段比较痛心的历史。

由于当时我们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考古发掘没有经验,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较为严峻,于是就造成了很多定陵出土的文物没有得到及时保护。

吴晗开始并没打算挖定陵,而是想挖永乐皇帝的长陵

发掘定陵最早的倡议者其实是明史专家吴晗(当时在清华大学就读,因写作明史文章小有名气),早在1934年就曾经对同学夏鼐(后成为著名考古学者)说,他未来想挖明十三陵做考古研究。

20年后,到了1955年,吴晗已经成为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给国务院写信,力求挖掘长陵(永乐皇帝陵墓)。

这一举动遭到了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和已经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反对。他们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百废待兴,全国都在进行基础建设,比如修路、盖房,抢救性发掘已经应接不暇,很难再进行主动发掘。

而且郑振铎说,当时我们古物的保存、修复技术不过关,对大型陵墓进行发掘,连发达国家都都感到头疼。

但是,吴晗一意孤行,他认为我们现在有老一辈的考古学家,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人力物力来看都可以胜任。

1955年12月,在吴晗的坚持下,再加上主席的首肯,最后成立了“长陵委员会”。

然而,由于长陵规模太大,在考古工作队队长赵其昌的建议下,想先找一个小陵尝试一下,于是决定发掘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结果由于找不到墓葬入口,吴晗和夏鼐决定,改为发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由此,开始了历时十余年的发掘和清理工作。

定陵发掘遭遇各种曲折,但考古队并非不注重文物保护

具体的发掘过程,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总而言之,由于当时考古工作队都缺乏经验,闹出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比如由于民工和村民迷信思想作怪,纷纷制造灵异事件来阻止考古队工作,再加上他们打开金刚墙的时候,害怕有毒气和暗器,有人用鸡血来“厌阵”等等。

最难的就是当时打开七道地宫大门,由于有自来石的阻挡,考古队费了很大一番周章。最后,考古队还是通过查找史料,发现了一种“拐打钥匙”,才最终打开了地宫的七道大门。

随后,就是考古队对地宫内,尤其是对陪葬物进行清理和保存。

有人说,当时考古队是不注重文物保护的,这句话大错特错。当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是考古专业毕业,他们当然知道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只不过是缺乏经验,才导致很多文物最终损毁。

因技术手段的欠缺,陵墓中的木佣全部缩水变形

第一个遭到损毁的是万历皇帝棺床南北两端,8只木箱内的陪葬木佣(7只木箱内是人佣,1只是马佣)。由于地宫之内较为潮湿,经历了400多年,木箱和木佣早已腐烂变质,完整的只剩下300只。

因此,考古队必须赶快对这些木佣进行清理。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保存方法,这些木佣应该放置到零下200℃的气温中,将水分脱去,然后放在玻璃箱中保存。

可是,当时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这项技术。怎么办?考古队副队长白万玉老人只好用上他年轻时,跟随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和安特生等在西域考古时所学到的技术,那就是升起火炉,把白蜡放到火炉上的平底铜锅里,待白蜡溶化后,将木佣放进去,进行“蜡炸”。

但这一招在定陵地宫之中并不奏效,等到木佣拿出来冷却之后,随着水分的流失,全部收缩变形,原本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少男少女,全部都萎缩成了可怕的老头老太。

木佣的失败,拉开了文物损毁的序幕。

因考古队进行政治学习,万历两位皇后的丝织陪葬物全部发霉腐烂

1956年,随着政治运动的兴起,考古队停止了手头的工作,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并进行自我批评和检讨。

当时,考古队从地宫中发掘的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刺绣服饰和织锦陪葬品,只是对这些丝织品涂上了玻璃溶液和简单的处理,然后就全部放在了十三陵的仓库之中。

由于大家都进行政治学习,没人进一步处理,这导致丝织品开始腐烂发霉,全部都开始变硬、变脆和变色,然后萎缩,出现大面积的黑斑,发霉发烂,用手一摸,就变成碎渣。

考古队员们知道后,却也无能为力。后来,夏鼐专门跑到仓库去看,留下了两行老泪,但也无可奈何。

万历皇帝尸骨,最后竟然被大火焚烧

除了丝织品之外,最可怕的损失就是对万历皇帝尸体和棺椁的处理了。

经过了半年政治学习之后,考古队再次回到定陵,开始对万历皇帝的棺椁进行发掘清理。

郭沫若对万历皇帝的尸骨非常重视,他认为,通过检测万历皇帝的尸骨,可以印证史书上的某些记载,也可以检查万历皇帝身上具有什么疾病,还原那个时代帝王的生活方式。1958年,郭沫若曾与妻子于立群亲自来到定陵进行查看。

事实上,对万历皇帝尸体的研究,的确有了很多发现。比如,万历有严重的足疾,走路一瘸一拐,他身体的问题,并不完全如史书记载,是沉溺酒色导致的。此外,万历皇帝还患有严重的龋齿和牙周病等。

原本通过对万历皇帝尸体的研究,可以对研究历史有更大的进展。但是到了1966年,随着运动的出现,万历尸骨也难逃被毁坏的命运。

在小将的围攻下,当时定陵的仓库保管员不得不交出钥匙。小将们将考古队员们花费一年努力,用铁丝穿起来的尸体毁坏,然后上街批斗,最后一把火烧掉。

随同烧掉的还有一箱帝后画像和考古照片等资料。从而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万历皇帝的棺椁竟然被扔进深山

最让人觉得荒唐的是,万历皇帝的棺椁竟然被扔进了深山。

万历的棺椁为松木精制而成,虽然过了400多年已经腐朽,但仍是有价值的文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成立之后,工作人员复制了新的棺椁,将原有的棺椁扔进了山沟之中,随后被村民捡走。

万历皇帝的棺椁之内,原本有很多丝织品服饰、冠冕、串珠等等,为了让丝织品长久保存,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技术处理。

可是,当时的技术人员经验不足。他们将丝织品托裱到纸张上时,竟然将反面朝上。

当时,已经研究古代服饰的沈从文前来定陵查看,他发现了这一问题之后,内心愤怒,但又没办法表示反对。

此外,棺椁里面出土的道袍,也因为技术人员没有经验,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进行的处理,但时间一长,软化剂开始蒸发,衣服颜色变深,质料变硬,不能再次将其展开。最后,也导致了不可逆的毁坏。

总之,开掘定陵,由于经验不足,的确有很多宝物最终被毁坏。有了定陵的教训之后,中国的考古事业几乎不再进行主动发掘,往往都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哪里修路发现墓葬,或者盗墓贼光顾之后的墓葬),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