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 白帝城托孤真心大于假意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刘备晚年没说要杀死自己的军师诸葛亮,至少正史上没记载,野史上也少这样说。

刘备不可能,也没必要要除掉诸葛亮。自从听到卧龙凤骓的消息,他后就心向往之,必得之而后快。三顾茅庐最后一次得见,孔明一席话,让刘备敬佩不已,之后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刘备马上叫停,认为大哥与孔明是鱼水关系,离开了一方,谁都活不了。关张心下不服,但孔明一把火烧博望坡,就让刘备左右服了,再烧新野,没有人不服。这二把火,把孔明烧得火了起来,谁都听他的调度,不服不行。

刘备在得到孔明之前,四海为家,但就象是旅游,再好也住不长久。曹操,袁绍,吕布,陶谦,刘表等都收留过他,只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更过不长久。孔明来后,这日子才有了改观。住荆州,摄成都,取汉中,然后又称帝。这一切大部分是孔明的功劳。

这些刘备是再明白不过了。

刘备不听孔明等人的劝告,执意要去教训孙权,不想在夷陵之战惨败,逃回白帝城,莅幸永安宫,临终托孤孔明及诸老部下。以刘备对孔明的了解,刘备坚信孔明不会乱来。但他的弦外之意已经让孔明汗流满身。他退为进的明白告诉孔明:太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万一不行,你作成都之主,朕不会怪你。刘备这是退让,退到临死前的最后几步。孔明敢答应吗?除了表忠心,汗流浑身泪流满面。还有什么表示?

这叫杀心,孔明因此死了一回,不敢萌动一点坏心。事实上,孔明智有余,而干大事还得有得力之人冲锋才行。而孔明也知道他没这方面的野心,也就没有培植华歆,贾充这样的夺权先锋。三国中,吴之鲁肃,蜀之孔明,是本分之人,他们不是司马懿,后世也没人妄议孔明如何如何,而白帝城刘备托孤,刘备也没心思要杀孔明。他明白蜀汉政权在成都是客居,没孔明,别说新政权,恐怕连几个娃儿也保不住。

总而言之,刘备在永安宫托付诸葛亮以蜀汉大事,刘备没有要杀诸葛亮的意思,点到为止,弦外之音,当臣子的听不懂,最好滚远点。

刘备白帝城托孤真心大于假意,“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悲。”刘备此时此刻兵败如山倒,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命悬一线,悔之晚矣,后悔当初不听诸葛亮劝谏,执意要去伐吴、战死了自己多年以来与诸葛亮共同建立的兵力积蓄,愧对于诸葛亮,愧对于战死沙场的亡灵。也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人,更了解当时的天下大势,更深知诸葛亮聪明绝顶,如果在诸葛亮面前说假话没有诚意,还不让实话实说呢?甚至于说出了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西川自主,要说下套的成分是肯定是有的。那就是希望诸葛亮好好辅助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大业。

三国演义里的刘皇叔的确很会哭,罗贯中太会黑了,为了烘托诸葛亮一个,不仅黑蜀国的敌对势力,连诸葛亮的好基友好主公刘备都被黑出翔。

刘备临死托孤,这句话是真是假,后人众说纷纭。但下一步,这根本不应该成为争议。

在正式回答之前,我们不妨先引申一个问题:

开国君主的责任和使命,到底何在?

下面应该有两条:

统一天下,消除战争;

制度垂范,以长治久安。

如果第一项不能完成,那么就没有办法开始第二项。毕竟,如果连战争都无法消除,相关的制度建设又从何说起呢?

为什么中国只有在统一时代才能真正富强?正是因为只有解决了军事问题,整个国家的重心才能回到正轨——包括消除前朝的各种弊端,从军队中解放人力回归生产,重新倡导教育繁荣文化等等。

所有这些条件都满足的话。

盛世就来了

太祖必须是武帝;然后,才能有太宗文皇帝。

另一方面,如果第一代创始人不能消除割据,那么他的接班人一般就很难完成这一使命。这几乎是中国历史的诅咒:如果第一代没有统一中国,那么这个王朝基本上就再也不能统一了。

因为在分裂王朝,必然会有大量的常备军,而且,还可能长期处于战争中。这时,在军队中脱颖而出的实力将领更容易获得最高权力。

这个无限循环在后世反复出现:司马懿、桓温、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尔朱荣、高欢、杨坚,直到赵匡胤。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是血腥残酷的杀戮。

你给我一个开头,我就能猜到结尾。

这就是历史的意义。

这里特别注释一下:

战国时期,国家观念与后世不同,因此军事问题基本上不会成为影响政权的问题。

至于元和清,属于异族入主中原,权臣篡权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以上主要是关于军事归属权的问题,请注意表述为如果第一代做不到,后来基本做不到。所以在杠杆上,请注意以各种不统一的割据国家进行讨论。

澄清上述问题后,你会发现,刘备传给刘禅的基业,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军事归属的问题。

除非刘备杀了诸葛亮,否则,不管他愿不愿意,这个权力其实只能传给诸葛亮。

而且即使刘备提前杀了诸葛亮,这个权力也不能顺利交给刘禅。以三国鼎立的现状和刘禅的年轻,他根本无法顺利接受权力。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诸葛亮,就会有别人出现,把这个权力抢走。

所以刘备对诸葛亮的支持其实是必然的,也是刘备唯一正确的选择。背后的潜台词是:

请保护我们的基业。

至于君可自取,这更像是一句客套话。就像你遇到一个邻居,你很热情的跟他打招呼:走,在家吃饭!

邻居肯定也会在脸上笑并礼貌的回复:已经吃过了!

以刘备的知人之明,他与诸葛亮相识十余年,怎能不知道诸葛亮是否会真正自取?

也许杠精会说:你的例子不对,万一你的邻居真的不客气,真的跟着你回家吃饭,你该怎么办?

这又是你的错。你的邻居是什么样的,你心里没点*数吗?如果真的让这种人蹭到饭,怪你还是怪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