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无字碑的意义 一切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说

武则天无字碑的意义,一切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说

武则天(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荆州都督武士彟(yuē)次女,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家世出身

武则天家境殷实。隋炀帝末年,李渊(唐高祖)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白寿彝因此在《中国通史》中认为按照武士彠的官阶爵位来说,应该是属于新升的高级士族。所以武则天已不是出自地主阶级,而是出身士族阶级。

初入宫廷

637年11月,唐太宗来到洛阳宫(紫微城)后,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的仪容举止美丽,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

对于李世民在位时期武则天在宫中的生活,史书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仅见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再次入宫

650年5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与武则天相遇。

651年5月,李治的孝服期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

职业生涯

660年10月,李治头痛发作,不能处理国事,武则天便开始了处理国事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二圣临朝,太子李弘病逝,二子李贤因谋逆罪被废,三子李显(唐中宗)即位被废,四子李旦(唐睿宗)即位。于690年9月登基为帝,“以皇帝(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后逊位于李显”,到705年正月被迫禅让帝位于太子李显。武则天实际执政了30多年。

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706年5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

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

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后收人心,擢才俊,当时称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廿二史札记》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宋朝,“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宋史》引。”

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泽天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无字碑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的乾陵(今陕西乾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其实关于无字碑的由来,众说纷纭,主要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第二种说法,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第三种说法,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

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

这种说法的确非常浪漫。然而,这并不是真的!

原因很简单,这块碑是武则天死后,她的儿子李显给她立的。武则天在死之前发布的遗制也没有提到过立碑的事情。所以,立碑和武则天本人的意愿没有关系。

那么这无字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在武则天之前,帝王陵寝是不立碑的。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皇帝功过千秋,做过的事情、取得的成绩不是一篇文章、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

但是武则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尤其迷信文字的力量。李治死后,武则天就非要在他陵寝前立一块碑,刻上一篇美文,昭然天下!所以,武则天死后,中宗李显也得给武则天立碑。

那么问题来了,碑是立好了,但是刻什么呢?武则天的身份实在太特殊,前无古人啊!是刻她做皇后的事迹?那她的武周往哪儿放。刻她做皇帝的功劳?那把李治和李唐往哪儿搁?

就这样,刻字的事情就耽搁了下来。再往后,李唐宗室都忙于政变,皇帝换得像走马灯一般,没有人再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的“无字丰碑”!乾陵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葬着两位皇帝、立了两块碑的帝王陵寝!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