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和审计有什么联系(内审干货内审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

内审和审计有什么联系?这个话题有一点儿大,但却一直困扰着许多内部审计人员,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内审和审计有什么联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内审和审计有什么联系

这个话题有一点儿大,但却一直困扰着许多内部审计人员!

花与蝴蝶

冲突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要求审计部门要保持“冷眼旁观”,但是内审的主要目标是价值提升和促进企业目标完成,又要求审计有“积极行动”。

这就涉及到:内审人员与被审单位之间,到底应该保持一个什么关系?

一、汇报对象的影响

内部审计人员是当企业中的“猫”?还是当企业中各业务或职能部门的“朋友”?这跟其汇报对象的需求和境界相关。

审计的汇报对象可能是财务总,也可能是企业总经理,也可能是董事长和老板,不同层次的人需求不同,眼光也不同。

有时汇报对象只要求内审人员做:“找毛病”“抓老鼠”“处罚”。那审计人员就只能处于最基础的阶段。

如果汇报对象要求内审人员深挖“管理问题”、“风险管理”、“咨询服务”,那审计人员就可能提供更高级的咨询服务。

甚至为推行良好的内控环境和风险管理,需要与被审计单位成为“伙伴”。

猫与老鼠

二、专业能力的影响

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也决定其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

简单说:“猫”的实力弱,不得不与“老鼠”做朋友(只是比喻,不带污辱性质哈)。

内审人员专业技能极低,之所以成为审计人员,因关系或领导任信等因素,而不是拥有足够的内审师能力和素质。

处于这一层次的审计部门或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多数可以成为“朋友”。

原因:内审人员通过“关系”取得从业资格,本身就具有此类的“情商”,具有“关系处理“的敏感性,也具有与被审计单位保持友好的“天性”。

另一方面,这类内审人员的“专业度”不够,只能发现一些“浅显”的问题,而且对自己的审计判断和审计结论缺乏信心。

此时,只有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认可”,才能出具“无争议”或“令人满意”的审计报告。不然,可能会受到被审计单位的“挑衅”,因专业度问题,丢人是其次,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受到重大打击是最致命的,一旦丧失权威性,那内审工作很难开展。

狐朋狗友

一般层次

简单说:猫实力较强,可以抓老鼠,天天“斗智斗勇”,自然就成了敌人。

这个层次的内审人员,有较为专业的审计技能,也有成熟的专业经验,能够从业务中挑出被审计单位的“毛病”。

但也仅限于挑出毛病,提出的建议也多是“整改类”建议,很少提出更深层的管理问题或内控提升建议。

高级层次

简单说:猫实力非常强大,可以感化老鼠,共同为一个目标服务,自然成了朋友。

这个层次的内审人员,除了内审的专业技能外,还拥有内控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理解各模块经营机理,能够发现“单类别”和“整体性”的问题,能从全局出发,系统性地看待企业运行,也拥有一定的战略眼光。

此时,内审不再仅限于找各类问题,关键是要能够提出深层次的管理建议,提升内控管理,更能协助各部门应对内外部风险。不再通过查问题来“警告”被审单位提升管理,而是通过“协助”来改善被审部门的运营效率。

友情

三、公司的发展阶段

草台班子

在此阶段,内审部门成立的可能性不大,也缺少明确的内审岗位职责,负责“审计类”业务的多是老板亲戚或亲信。

此时,内审的独立性不强,与被审计单位还是“合作”的关系,关系相对还是比较亲昵的。

企业正规化

这个阶段,企业组织架构形成,各职能部门建立,也有了专业的内审部门或人员。此时内审的工作重心是:在复杂的组织架构中,合理保障各业务部门能合规合理运作,能按公司要求完成计划和任务。

内审的重心就转移到“监督”、“挑毛病”和“处罚”方面,也到了“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关键阶段,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还处于这个阶段。

企业运营成熟

企业模式成熟,各职能部门职责清晰、运营顺畅,不需要审计人员天天监督也很少出现管理问题。

内审的重心就要转移:更深层的内控管理问题,风险管控等方面。

此时,内审对企业运营的提升,需要被审计部门的有力配合,那么,内审与被审部门“朋友”的关系就会更近一步。

审计与合作

四、过程的艰难与纠结

现实中,大多数内审人员与被审单位的关系,仍旧处于“不斗不破”的阶段。

因为没有哪一个行业或企业的运营真正达到了成熟阶段,也很少有老板会将内审部门提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

平时,虽然我们内审人员愿意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但是,却很难取信于被审计单位,他们对内审仍旧处于“警惕”状态。

过程是艰辛的,但道路很清晰,我们且行且努力吧!

请多多关注转发!

#戏说审计##职场##审计专业复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