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哪里 大约有两种理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哪里,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此章全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为了切合题主的问题这里只解释前面四句话。

一、天地不仁

高亨《老子注译》:“仁,指儒家所谓仁,指有心的私爱。老子谓天地无心,无私爱,故言‘天地不仁’。”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天地不仁:天地无所偏爱。即意指天地只是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感情;万物在天在间仅依循着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并不像有神论所想象的,以为天地的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爱顾(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

二、刍狗

高亨《老子注译》:“刍狗,刍,草也。用草扎成的狗,叫刍狗。古人用来祭神,扎成后用匣子装着,用花布盖上。祭祀里,由祭者恭敬地把它摆在神前,祭完后,就扔掉,人们要用脚踩它,把它烧掉(见《庄子·天运》)。”

三、合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四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地无所偏爱,把万物看成刍狗,任其自生自长;圣人效法天道,对百姓无所偏爱,任百姓自然生活。

老子在这里强调了宇宙自然的客观性,天地万物是根据其自身规律变化发展的,并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来干预这个世界,圣人治理百姓,就应该效法天地,不干预百姓的生活,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到现在为止,人们大约有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不为大部分人所接受。

另一种理解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这种观点更加的深入人心,主要是告诉人们不要有分别心。

不仅如此,“传说中的河上公(也有人以为是汉文帝时的人)也有注说:“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通俗点说意思是: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他顺其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没有什么分别。

先从字面意思入手,刍狗的本意是用草扎成的狗,这种狗用来祭祀,完毕后就扔掉了。这个过程,是自然的过程,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就是说天地并不施仁恩,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样顺其自然,走完自己由荣华到废弃的过程而已。

生命便如刍狗一样,当祭祀完毕之时,刍狗的使命也随之结束了。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万物的枯荣,天地的运转,谁也没有办法将其破坏,最终还是要选择不加以干预的“无为”的态度。

天地本就是无爱无憎,无欲无求的,给予万物繁华并不是因为天地喜爱于它们,使万物萧条也并不是因为憎恨于它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刍狗一般认为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它只是把万物当作刍狗而已。

我们知道,儒家主张仁爱,强调爱有差等;而老子恰恰要反对仁爱和偏私,因为有仁爱就会有偏私。老子认为天地是没有仁爱和情感的,自然也没有偏私,用道家的话说就是“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和物,都得到了苍天的覆盖,也得到了大地的承载。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其形上学只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行事应效法天地和道,而天地和道都是自然无为、无所偏私的,所以老子主张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就是“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原是道的特征。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人效法道,首先就应当效法其“自然无为”的精神。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自然无为”也是后来道家各派所共同追求的理想。“自然”从肯定面讲,意指自然而然,顺任事物的本性去发展;“无为”从否定面讲,意指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二者是二而一的。

所以,对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应把它放到老子的哲学体系中来理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出自《道德经》。

而这句话也是《道德经》中最艰涩的一句隐喻,如果理解这句可读懂了《道德经》,恭喜您脑洞大开了,开启了“道无为”的思维模式。

天地不言,吾心观复

这句话中,“刍狗”是核心词,先理解透彻。刍狗(chú ɡǒu)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受人们重视,人类因为困惑,而向上天祈求时的祭品。而在祈祷仪式结束后,刍狗却成了垃圾。用“刍狗”的意象,表达万物在“大道”中只是一场仪式里的祭品,祭品只是人类乞求于天地时,内心臆想出的物品。天地却无所求于万物,荡荡然而泽被。所谓“大道无形”,而世人却强加其色彩和仪式,圣人亦是如此。心中的神,靠近后只是人。神,只是心中的臆想!

“有为象生,因果不灭”。大道归“无”却在无中生有,人类在不断的无中生有里折腾,如佛家所说的“有”不断的种下“因”,而不断的收回“果”。

吾心不言,天地观复

天地无所谓仁与不仁,而是人心不仁,自己不作为而责备天地。“儒有仁”只是孔子给“人”下的定义和道德标榜,看是给出了一条明确的方向,实为“智慧出,有大伪。”而很多人只向外求,重外在表象装模作样,而不向内心上探究,离道的本源越来越远。不崇圣贤,世人不知为盗。

《易经-系辞》中“天行乾,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这句话已经高度概括天地的本源禀赋,天地自有其存在的形式和语言,只是自已有没有感知。当你心如止水,去感悟生命`、人生、宇宙时,天地自然会告诉你道所在,因为人类,只是天地间的一缕清风。当把握了天地规律“天道、地道、人道”脉搏时,就如陆象山先生所言“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反观自己的内心,是否“道法自然”,是否“顺其自然”。

“无为理循,天人合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探究中,得出一句旷古烁今的心法“允厥执中,惟精惟一。”内心在“无为”的境地里,自生道界,一切理,只是外相中的虚幻。而天地之间只有“一”,可以与天地宇宙同频率,才可以同宇宙产生量子波动。这个“一”就是良知,通俗一点说就是天地良心。所以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天地本是咫尺间,却让离我天涯远。

此生无非良心事,不求如来种福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