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爱恨情仇(三种选择三种人生)

三个女人,三种选择,三种人生。

张幼仪,徐志摩的原配,后因徐志摩喜欢林徽因,而被迫离婚,成为中国离婚第一人。

林徽因,一身诗意,一世传奇,徐志摩的追求者,因她而离婚,但她并没有选择徐志摩,而嫁给了梁启超。

陆小曼,交际花,名媛,才女。已为人妻的她,面对徐志摩的追求,选择离婚嫁给徐志摩。

01 陆小曼

一场风花雪月,終不敌柴米油盐

胡适说过:“陆小曼是旧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生性聪慧、气韵风雅的陆小曼,在父母精挑万选之下,嫁给如意郎君王赓,婚后绫罗裹身,豪车随行,左拥右护,王赓给了她所有女人都艳羡的物质生活。但她觉得还不够。

忙于工作的丈夫,让她觉得的不解风情和无趣。她烦恼这无爱无趣的婚姻,烦恼婚姻带给她的束缚。

这时徐志摩走进了她的生活,热情似火的徐志摩很快俘获了她的放心,恣意任性的陆小曼和丈夫离婚,和徐志摩走到了一起。

幸福总是短暂的,痛苦却来得特别快。徐志摩的父母非常不喜欢陆小曼,也给他们断了经济来源。

婚后的陆小曼丝毫不懂得收敛,半分没有为人妻的意识,整天出入高级场所,过纸醉金迷的生活。

陆小曼的人生注定以悲剧收场,她也终将为她的肆意妄为去买单。

和徐志摩结婚也没有什么错,错在她从来没有认清过自己,真正想要的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没有搞明白就糊里糊涂地结婚了。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会觉得恋爱大于天,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可是,来日方长,我们不知道,生活除了风花雪月还有柴米油盐。你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去做决定,万万不可随心所欲。

02 林徽因

一个理性的女子,活出高级感

生而为女,应如人间四月的林徽因:追求爱情但不盲目,寻找幸福但不丧失自我,不屈从,不依附,在人世间,骄傲地活出一棵大树的姿态。

当林徽因在英国遇见风度翩翩的徐志摩时,徐志摩对她展开疯狂的追求,并绝情的和张幼仪离婚,我们无法得知当时林徽因是否动过心思。

但多年以后,林徽因和儿子谈起这段旧事时,认真地说道:“其实徐志摩爱得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其实我并不是他心目中的样子。”

可见林徽因在面对爱情时更加谨慎,冷静理智,她顾得伦教纲常,她知道她的良知让她无法面对张幼仪。

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个实在的男子,平凡生活,没有惊涛骇浪的情感,却安定美好。因此她选择了嫁给梁思成。

聪慧如林徽因,她永远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理性的思维帮助她克制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欲望。她活得理性而又高级。

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生活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固然更重要,但自己本身的能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03 张幼仪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几乎所有人对张幼仪都评价甚高,梁实秋对张幼仪的评价是:“凡是认识她的人没有不敬重她的,没有不祝福她的。”

当我们为陆小曼的浪漫,林徽因的智慧而赞叹时,往往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张幼仪。

如果说对林徽因和陆小曼是欣赏,那对张幼仪是敬佩。

徐志摩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便说“乡下土包子!”

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打理财务都甚为得力的张幼仪。在张扬独立自我的诗人眼里就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的。

为了离婚,他不顾及妻子的性命,执意要她打掉孩子。

离婚后张幼仪虽然痛苦无助,但努力学习,完成人生的逆袭。

相对于她来说,那些所谓的名媛成了娇弱的花,一阵风吹雨打就没了模样,而张幼仪却长成了一棵大树,越是风狂雨骤,越显其苍翠挺拔。

她把婚姻的痛苦踩在脚底,浴火重生,活成让人羡慕的样子。

离婚后的张幼仪经商头脑日益显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连后来徐志摩也佩服和尊重她。

人生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救世主,纵然有时命运待你不公,我们仍要学会坦然面对,勇敢面对。

用不放弃、不低头的态度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敬重。

读完这三个女人,我们是不是对人生,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点感受分享给大家:

婚姻的面前,要慎重理智选择,切不可为爱情冲昏头脑。

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选择什么都没有错,这是你的权利。然而最重要的是,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都必须真正地接受它,也就是对自己的选择坚信不疑。

不要选择了金钱,还想收获爱情。选择了爱情,又抱怨生活艰难。

每一种选择都会有遗憾,那是我们为生活所支付的必要成本。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