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历史变化地图(五代十国中最怂的小国)

南平(924~963)又称荆南,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小的一个政权,只管辖荆、归、峡三州的土地,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省宜昌市和荆州市。但就巴掌大的一块小地方,南平利用高超的外交手段纵横捭阖,在乱世中幸存了近40年,传了五代国主,最终归附北宋得以善终。

南平的建立者是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高季兴早年随朱温出征,到客栈时,天还没亮。一个老妪拿着蜡烛在门口迎接,对他十分恭敬。高季兴非常奇怪,老妪道:“我刚才梦到有人敲门,对我说:‘赶快起来,有裂土封王的人来了。’我起来刚刚开门你就来了。这说明你是裂土封王的人,所以不敢怠慢。”后来,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果然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此时的荆南由于战乱,城池残破人口稀少,高季兴到后,招募能将贤士,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势力逐渐壮大。

高季兴去世以后,其长子高从诲承继父业。他的出生有个神奇的传说:高季兴非常宠爱妾张氏,每次出征都把她带在身边。一次兵败,高季兴带着张氏夺路而逃,夜中误入深涧。当时张氏有孕在身,行动迟缓。高季兴怕张氏连累自己,便趁她熟睡的时候,想引发山崩把她压死。山快要崩塌时,张氏突然惊起,对高季兴道:“我刚才梦到大山崩倒压在我的身上,有个身穿金甲手执戈矛的神人托着大山,我才没有被压死。”高季兴听后,认为张氏怀的孩子肯定不是寻常人,便带着她一起逃生。后来,张氏生下了高从诲。

在治理南平期间,高从诲与其父都有相同之处,逐渐确立了奉事中原王朝的政策,而且手段更为高超和巧妙。对外政策上,高从诲开始奉行“事大以保其国”’和交好邻道的双重主张。当时的形式中原王朝是实力最为强大的政权,所以成为 “事大”政策的目标。他上表向后唐明宗李嗣源请求重修与后唐的臣属关系,李嗣源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同时南平也主动与相邻政权建立和睦相处的关系,与吴、南唐、马楚和后蜀睦邻友好。比如对南平东面代吴而立的南唐,高从诲较早就已经看清形势,在吴国的权臣李异尚未登基之前,遣使劝他早日上位,这样的举动果然为后来南平与南唐,建立良好关系莫定了基础。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因此被诸国视为“高赖子”。

建隆元年(960),赵宋政权建立。宋太祖即位之初,对南面的南平早已有吞并之心,由于南平贡奉甚勤,没有找到出兵的借口。建隆三年(962),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去世,年仅11岁的周保权嗣位,境内大将张文表叛变,周保权遣使求援于南平,并乞援于宋。次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讨伐张文表,假道荆南,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城巷,第五代南平王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灭亡。宋朝任命高继冲为荆南节度使,不久高氏举族归朝,被改命为武宁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年),高继冲于武宁节度使任内去世,赠侍中。

南平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南平国小力弱,自始至终没有建国称号,一直以藩镇自居,利用高超的外交手段虚与委蛇,在乱世中幸存近40年。明末清初历史学家吴任臣赞之曰:“蕞尔荆州,地当四战,成赵相继,亡不旋踵。武信以一方而抗衡诸国间,或和或战,戏中原于股掌之上,其亦深讲于纵横之术也哉!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