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总是要流口水(少年时期读书嘴角会往上翘)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我读了这么多年书,从来没有觉得和作者有交谈的欲望,都是他在说我在听。不过读书可以让人不自觉的反思到是真的,寻找真实的自己,我认为才是读书的真谛。

少年时期读书,感觉最好

我真正开始读书,应该是小学三年级之后,那时候父母单位有一个图书阅览室,里面有好多好多书。我通常会拿着父母的借书卡去阅览室借一本类似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部头小说,然后再借一本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之类的。

我时常在想,真正和书结下不解之缘的只能是武侠小说。因为只有这一类的小说,才能激起孩子们的英雄梦、武侠情,同时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读书愿望,渴望读一切的书。

庆幸那个年代不是互联网时代,大家追求知识的手段比较匮乏,只能靠读书。那个时候我觉得读书的乐趣就是从各种书籍中找到我从来不知道的事情,不管是作者天马行空幻想,还是小心翼翼的求证,要不就是讲述着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我都觉得他们好厉害、好懂、好羡慕。

我真的很庆幸,在那个年代,上课之余还畅读了那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虽然现在都忘了。

我知道读书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孕育着我愿意充实人生的种子。

看工具书,是生存手段

我记得岳云鹏曾经说过一个相声,其中有一段叫:“我送你两本书,一本叫新华字典,另一本叫如何查字典。”虽然是以诙谐搞笑的方式出现,但我觉得还是暗藏真理。

我们这代人真的面临了很多困难,很多知识学校里根本没有教,只能靠我们去自学。

自学不免就要和各种工具书打交道,刚开始看工具书真的极度不适应,因为都是高度概括的文字,加上专业性极强的名词,所以查资料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后来庆幸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不懂的东西在网上一查大致都能明白,复制粘贴成为了我获取知识的最佳方法。

随着各行各业、乱七八糟的知识越来越多,买书看成为了一种奢侈,大多数时候想知道个什么事儿,在网上随便输几个字就一目了然。

因为获取知识来的太容易,精神世界变得越发空虚。也就是平时人说的多识少智,因为不再习惯去思考。

推荐一本儿童读物

这是一本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1869年创作的《海底两万里》,我觉得特别适合这个年代的去读。

小说真的是用奇思妙想来形容,故事情节缜密细腻,语言风格用了大量的科学语言,一部值得思考小说。

我为什么会推荐这部小说?

因为这是一部100多年前的小说,作者预言的潜水艇、分解海水、电击枪、潜水服,还有海底隧道,在近代才实现,对于现今的互联网文明,有多少人能预测100多年之后,我们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不管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向往成功的心态去读书;还是因为读书真的可以净化心灵摄取养分,我觉得都好。

坚持读书,起码内心强大,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面对,这样才更有力量去追寻心中的梦想。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