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眼中的未来世界(艺术家对未来城市的幻想究竟有多疯狂)

阿尔伯特·洛必达(Albert Robida)

艺术家有着对“未来”无限的幻想,他们想象中的“未来城市”梦幻而遥远。这些天马行空的城市究竟是艺术家们一厢情愿的空想,还是他们对后世精准的预言?这些未来之城最终会落地成真吗?

每个人都会幻想那些可行或不可行的、有关自己或有关世界的未来。“想象”仿佛是嵌入人们身体与生俱来的能力。

Atris《Chaos Melody》,2011年

正是如此,“未来城市”便成为了从古至今永恒的、不可回避的议题。它来源于世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人们在内心构造的、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彼岸。

在所有的幻想中,艺术家笔下的想象之邦常常因为过于天马行空而被人们认为是现实无法企及的“空想主义”。但善于思考的艺术家们从未停止对未来的探索,他们所绘构的城市未来展现了最极致的渴望和最深远的思虑。

=========

蒸汽时代的梦幻与破灭

人们对未来的幻想一直存在,而这幻想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被推向高潮。维多利亚时期,进入蒸汽时代的人们开始崇尚科技,对未来充满希冀。在他们心中,不久的将来会是一个科技至上的梦幻蒸汽时代。

威廉·西斯(William Heath)《向智慧进军》系列,1828年

19世纪初叶,蒸汽汽车的发明与使用让人们开始渴望更便利的出行方式。他们对未来的第一个幻想便是飞翔。

阿尔伯特·洛必达《2000年去剧场看剧》,1882年

法国插画家阿尔伯特·洛必达(Albert Robida)——科幻艺术家的先驱,用画笔描绘了他想象的未来巴黎。夜幕初降的城市上空遍布着各式各样的飞行工具。贵族们要么成群结队地乘“飞艇”奔赴剧院,要么坐着“飞鱼”与巴黎来一场浪漫约会。

阿尔伯特·洛必达《巴黎之夜》

在很多艺术家同时期的画作中,人们都能看到以不同方式存在的飞行工具。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载着人们对飞行的渴望。作家们甚至将这些渴求写入文学作品,《海底两万里》与《环游世界八十天》则是最好的产物。

《环游世界八十天》插画

这是人们第一次大肆地幻想城市未来。奢华而优雅的维多利亚时代幻想至今仍被很多艺术家念念不忘——无论是东方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还是西方的《雨果》,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一时期的辉煌。那个时代承载着人们对科技最单纯的崇拜与对未来最浪漫的想象。

Hugh Ferriss《The lure of the city》,1929年

然而,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一战的结束,人们从维多利亚时期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中觉醒。他们惊觉科技的两面性,并陷入了对它的恐惧。

《大都会》这部对后世科幻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作品,是当时人们内心的最佳写照。它预言未来城市会变成高端科技和低端生活的结合,快速发展的科技会让社会变得冷酷、机械化。

电影《大都会》,1927年,海报

电影中人类与机器人剑拔弩张的关系象征着一部分人态度的转变——他们因无法把控科技的双面性而不知所措,也不再渴望“机器人时代”的出现。

电影《大都会》,1927年

《大都会》描绘的未来不光有科技带来的冰冷,还有拥挤不堪的都市。一战后剧增的人口使人们开始担忧城市的容纳性。虽然他们恐惧科技,但仍会依靠它解决问题,只是使用时变得小心翼翼。

电影《大都会》,1927年,未来城市

建筑师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便展现了机器美学的“效率”、“简洁”和“秩序”。分区鲜明的城市,高耸的摩天大楼之间架着高速公路,透空的底层绿地无一不彰显了柯布西耶心中完美而功能主义的未来生活。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1930年

这时,人们对未来城市的幻想不再像蒸汽时期一样天马行空。这想象多了一丝恐惧,多了一份小心。

=========

无限生长到回归诗意

上世纪中叶,二战带来的伤痛与缓慢成长的经济引发的高失业率使人们陷入迷茫。他们深深地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和它不可避免的发展,只有拥抱科技才能拥有未来。

Muca Safaryan《The City Above The City》

经历了二战的匈牙利建筑师Yona Friedman说:“我是二战的产物。二战时,我才意识到我们的风俗和习惯有多么的脆弱。灵活地去适应是人类的天性,而建筑也应该及时改变,迎合现实。”建筑的“可移动性”在二战后广泛流行并融入艺术家们幻想的未来城市。

矶崎新《空中城市》,1969年

二战为日本带来的净白之地(Tabula Rasa)促使日本建筑师归纳出“建筑应该和其它事物一样,生长、变化而后死亡”的观点,他们极力主张运用科技来解决现有问题。秉承这一观点,他们笔下的未来城市虽不可及,却和现实遥相呼应。

丹下健三《东京湾规划》,1960年

人们既能从丹下健三的《东京湾规划》和矶崎新的《空中城市》中看到日本土地稀少、人口众多的社会问题与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的观点,又能感受到建筑师们规划的未来充满了对科技的美好幻想。

电讯派《行走城市》,1964年

建筑师小组电讯派(Archigram)1964年创作的《行走城市》将科技的使用与建筑的可移动性完美结合。在电讯派眼中,未来城市将变成一个具有昆虫形态、可移动的巨型机器。城市之间可以伸出“触角”,彼此交换资源与讯息。

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年,神似电讯派的《行走城市》。

二战后的近几十年来,人们对科技的掌控愈发熟练。飞速发展的人类文明带来了对自然不可逆转的污染与破坏。未来城市是否应该回归诗意,成为人与自然的城市呢?

Evolo摩天大楼竞赛,2018年

在艺术家们意识到环境破坏这一问题后,他们开始反思科技与自然的关系,并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为了引起大众的重视,艺术家们纷纷将自然元素引入自己对未来城市的幻想中。

Vincent Callebaut《Future Paris》

比利时建筑师Vincent Callebaut对未来巴黎的设想中充满了自然:垂直农场、布满绿植的摩天大楼和树状结构的高架路。建筑师展现了他运用科技达到自然与人文平衡的梦想。

宫崎骏《天空之城》,1986年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天空之城》虽属于蒸汽朋克,但因创作于艺术家惊觉科技破坏自然后,里面也融入了他对回归诗意的幻想:未来的城市是和平、自然、科技与人性的交织。他将“自然与人类是不可分离的存在,科技终究只能锦上添花”的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

未来终将“落地”

Evolo摩天大楼竞赛,2016年

“未来城市”不仅是艺术家们对城市外观的美好幻想,也是他们因现实问题而设想出的社会结构重建。它存在的价值不光是给对现实绝望的人们一些宽慰,更是为世人提出一种未来的可能性。

Evolo摩天大楼竞赛,2015年

艺术家们在幻想中不断交流和启发着后人。那些看似天马行空、遥不可及的“未来城市”,在人们经过无数次实践与尝试后,最终“落地”。

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说:“今天的乌托邦很可能变成明天的现实,各种幻想只不过是早产的真理而已。”

精彩回顾:

艺术与灾难有什么关系?人类应当如何看待灾难?

“大机器时代”来临,艺术界准备好了吗?

一生只画一间公寓,他为何是艺术大师?

[编辑、文/刘亦瑄]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