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可以称呼同性女同胞吗(同志)

#头条创作挑战赛#这些年来,许多人对“同志”、“小姐”等称谓非常反感,因为这些称谓已经被污名化了。

那么,曾经众人群捧的“公知”会不会“沦陷”,成为下一个被污名化的称谓吗?

对此,我持“谨慎、不乐观”态度,因为一些“公知”的言行实在太奇葩、太离谱了。

高谈阔论 信口开河

首先说一说这些年被污名化的称谓

据闻,北京公交集团几年前实施了“公交文明用语规范”,“规范”提倡广大乘客使用“同志”、“朋友”等传统称谓。

然而,“规范”建议的称谓中并没有出现“小姐”一词,而且,“规范”实施以后的效果也不那么理想。

乘客们可以接受“朋友”、“师傅”等称谓,却对“同志”、“小姐”等称谓避之不及,生怕“伤人又伤己”。

本来,按照字面解释,“同志”就是“志同道合”的意思,在我国,彼此称谓“同志”可以不在乎地位、年龄和性别,“同志”应该是一个非常平等、接地气的称谓。

然而,近年来,“同志”似乎变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由于严重曲解了“同志”原本的含义,“同志”的称谓也容易遭到人们的误解和厌恶。

与“同志”称谓遭到曲解类似,“小姐”的称谓也被社会普遍曲解和忌讳。

在我国古代,能被称为“小姐”的女子非富即贵,而一般人家的女子只能被称为“姑娘”、“丫头”。

可是,“小姐”如今已经是“欢场女子”的代名词,如果称呼一个清白女子为“小姐”,不仅会被认为“不正经”,更是人格上的侮辱。

于是,人们转而使用一些不会有歧义的称呼,比如,“同志”不能叫了,人们就改叫“老板”、“师傅”、“帅哥”、“靓仔”;

“小姐”不能称呼了,人们就改叫“大姐”、“小妹”、“女士”,甚至是个女的就叫“美女”。

这是对“同志”、“小姐”的严重曲解、侮辱和亵渎。

难怪有人哀叹道,“同志”、“小姐”,好多美好的称谓被一些人糟蹋了。

又一个或将“沦陷”的称呼-“公知”

“公知”的全称叫“公共知识分子”,“公知”首先是知识分子,他们有一定的学术文化修养,而且,他们敢于评价(批评)一些社会公共问题,由此被称为“公知”。

2004年,《南方周末》评选出50位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公知”一词就此进入当代普通民众的视野。

广大网民不会没听说过“公知”这两个字,在各大新闻媒体的评论栏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公知”们的“鸿篇大论”。

“公知”们往往站在公共道德的制高点上“指点江山”、高谈阔论,他们抛出的热点话题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舆论导向。

然而,我们看到,这些年,“公知”群体里出现了许多奇葩的“个体”,他们以“专家”、“教授”、“名人”的身份招摇过市,爆出了不少“惊世骇俗”的奇谈怪论。

比如,正当美国疯狂制裁我国的时候,某“公知”却公开宣称,“美国是对我国最友好的国家”;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可是,某个“公知”偏偏“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说,“炒菜、按摩、麻将、针灸,这才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信口雌黄的“公知”

为了帮助房地产商“清盘”,有“公知”建议农民去城里买房。

农民住在城市里,怎么下地干活?

“公知”说:“他可以开着车去乡下种地嘛”;

说到贫困问题,有一个经济学家说:“现在谁家没个50万、100万?家庭平均资产300万很正常,我国没这么穷”;

说到年轻人失业问题,有“公知”如此建议:“如果你短期内找不到工作,你可以先去结婚生子”;

说到适婚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上海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竟然建议我国实行“一妻多夫制”;

说到年轻人经济压力大的问题,某位女经济学家说:“年轻人就要放弃高薪职业,应该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

凡此种种,所谓“公知”各种奇葩言论迭出,让人“大开眼界”又大跌眼镜。

也许是空调房、办公室坐久了,“专家”、“教授”、“名人”们的双腿不再沾染泥土,或许已经“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就有了一个又一个“何不食肉糜”的言论。

久而久之,奇谈怪论背后的利益啃食了他们的良知,“公知”这个称谓悄然变成了贬义词,以至于提起“公知”,各种负面情绪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还有人猜测,照这样下去,那些曾经被“众人群捧”的“公知”早晚会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如此一来,“公知”这个称谓也将“沦陷”,成为又一个被糟蹋、被污名化的称谓。

谁是近代中国“公知”的“鼻祖”?

事实上,“公知”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新鲜事物,早在100多年前,近代中国就“诞生”了一位“鼻祖级公知”人物-胡适。

胡适

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有一段这样的情节。

听到北洋政府决定签署“二十一条”、把山东割让给日本的消息,北京大学学生郭心刚悲愤交加,吐血身亡,成为在“五四运动”中牺牲的头一个学生。

噩耗传来,陈仲甫先生痛心地说:“我国之所以这么窝囊,就是因为郭心刚这样的人太少,而胡适之这样的人太多了”。

与陈仲甫先生相比,“青年导师”胡适却是另外一副模样,他不仅反对学生上街抗议、反对侵略者的行为,甚至抛出“学校应该专心学术”的言论蛊惑他人。

胡适出生于官宦人家,家底厚实,所以,胡适少年时期就有条件追随名师求学,可以这么说,胡适人士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

1927年后,胡适一边自称“政治中立”、“提倡自由”,一边在国民党政府里面当高官、拿高薪,充当蒋介石的“吹鼓手”。

“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胡适居然以“公知”的身份向日本侵略者“建言献策”:

“日本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那就是停止武力侵略,转而以征服中国人的心为主。”

“西安事变”之际,张学良逼蒋抗日的举动让大多数人拍案叫好,胡适却对张学良颇有微词。

胡适说:“张学良背党叛国,破坏统一,毁坏了民族的力量,妨害了民族的进步。”

胡适说张学良逼蒋抗日是“背党叛国”,他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

胡适有过一个“五鬼闹中华”理论,在他看来,危害中华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和扰乱等“五个大仇敌”。

这五大仇敌之中,资本主义不在内,封建势力也不在内,帝国主义也不在内(“因为帝国主义不能侵害那五鬼不入之国”)。

胡适的意思是:世界上并无所谓帝国主义之类在侵略我国,倒是我们自己该着“贫穷”,“愚昧”等五个鬼,闹得大家不安宁。

胡适(中)

按照胡适的说法,我国落后贫困,乃至被侵略,怪就怪我们自己。胡适就这样信口雌黄,公开替侵略者“洗地”。

抗战时期,胡适当过几年驻美大使。

事实上,胡适既不懂外交,也不会当官,国民党政府让胡适出任驻美大使也是有苦衷的。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国民党政府的金字招牌,但是,日本人在那里磨刀霍霍,胡适却屡屡高调发表投降言论,由此惹怒了国民党中的许多人。

想悄悄搞“曲线救国”的人觉得他咋咋唬唬,太高调、太张扬,想救亡图存的人痛骂他妖言惑众,是没有气节的软骨头。

即使“两头不讨巧”,胡适依然摆出一副“公知”的孤傲和清高,他对耳边的骂声充耳不闻,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迫不得已,胡适的好友陈布雷向蒋介石建议,“再这样下去,胡适之早晚要当汉奸,不如把他派到美国去,这样的话或许可以免去后患。”

蒋介石觉得陈布雷言之有理,于是大笔一挥,批准胡适出任了驻美大使。

到了美国,胡适确实没有了给日本说好话的环境,可是,胡适刚一上任就公开声明自己的“三个不”:

不从事任何宣传活动、不介入采购武器弹药事务、不参与寻求贷款和信贷工作。

胡适的话让国人惊呆了,时值抗战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就是这三件事,结果你一上任就来了“三个不”,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特别艰难的阶段,胡适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担任驻美大使,但是,胡适却赖在美国没有回国。

滞留美国期间,胡适继续拿着不菲的俸禄,却对我国的抗日大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专心致志地“做学问、考学位”。

据说,那段时间,胡适一口气搞到了26个博士学位。

不得不说,胡适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考霸”,可是,就在胡适专心致志地为自己的资历镀金的时候,日本人正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抢掠。

对此,胡适却有自己的说辞,胡适说,“做学问就是做学问,它能够给我一种无上的愉快和享受,没必要都跟救国扯到一起。”

说这句话的时候,胡适完全忘却了一个前提,在美国,他的吃穿用度、镀金深造,花费的都是我国老百姓的血汗钱。

我国人民养活了他,供奉着他,他却在那里心安理得地追求自己“无上的愉快和享受”,对我国人民正在遭受的苦难视而不见。

胡适与蒋介石

胡适大言不惭,恣意妄为,连蒋介石都看不下去了,因而在日记里痛骂胡适是“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卑劣之政客、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其人格等于野犬之狂吠!”

从“群捧”到“群嘲”,“公知”要向何处去?

“公知”的称谓原本是正面的,至少不是贬义的称谓。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通过“公知”,人们知道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公知”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然而,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随着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公知”的性质也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

人们渐渐看到了当代“公知”的几个特点:

首先,“公知”们惯常喜欢鼓吹西方社会的美好,大到社会制度、商业规则、环境保护,小到生活方式乃至空气、下水道,反正一切都是西方的好。

院士责问“公知”:中国人是不是人?

他们总是以西方为标准,以西方的口径对标我国,千方百计找出我国的“不是”;

第二,“公知”往往打着科学、民主的旗号来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如果有人提出质疑,他们则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予以辩白;

第三,“公知”往往擅长制造和炒作“热点”,通过别有用心的解读,挑起人们的好奇心,或者挑拨起人们的负面情绪;

第四,“公知”往往戴着有色眼镜来看我国,用双重标准来衡量事情的真伪、善恶。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我国,“公知”们总能找到抹黑的理由,甚至上纲上线,抹黑我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

如果事情发生在西方,“公知”们则会选择视而不见。

第五,一些“公知”以反传统、求真相为由,他们过度解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歪曲、颠覆既有的定论,严重扰乱了人们既有的史观。

为了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或者为了迎合一部分对生活现状不满的人们的心理,公知”可以颠倒黑白、信口雌黄。

比如,他们能把课本里的正面人物“黑成渣”,能把正义的战争说成是侵略战争,能指责英雄人物的无畏壮举是“违反常理的谣言”。

我们相信,“公知”中确有三观正、学术精的真正的“公知”,但是,像胡适之这样的当代“公知”确实大有人在。

不可否认的是,有一批所谓的“公知”已经抛弃了人类基本的道德良知,无耻地沦落为商业流量的奴隶。

张召忠:不少公知是汉奸

如此“公知”已经德不配位,“公知”这个称谓会不会“沦陷”?

笔者认为,这类“公知”走向没落是历史发展必然的趋势。

随着我国的强大和发展,随着人们越来越了解世界,随着舆论环境正本清源,“公知”们编织的谎言、炮制的伪论终将不攻自破。

这类“公知”渐渐会失去市场,直至被人们唾弃、鄙视,“公知”这个称谓也将成为又一个被人们讨厌、嫌弃的贬义词。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