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后代与李鸿章的后代对比(李鸿章后代出了三个亿万富豪)

大家都知道,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一个因收复新疆广受赞誉,一个因多次代表清廷签订卖国条约受尽责骂。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李鸿章:“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由于李鸿章争议极大,今天以左宗棠作为对比,选择两人金钱观的角度。相信大家看完对比后,就知道李鸿章被骂不冤枉。李鸿章的子孙大都在海外,还出现了三个亿万富翁。李鸿章家族拥有巨额财富,这点已经成为共识。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利用官办企业攫取了巨额财富,“岁用正款以数百万计,其中浮支冒领供挥霍者不少,肥私橐者尤多。”

李鸿章究竟有多少财富,我们难以测算,但是“宰相合肥天下瘦”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当时所有企业的总办、督办、协办等人,都是李鸿章挑选的亲信来担任。换句话来说,这些企业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李鸿章。

梁启超保守估计,“大约数百万金之产业,意中事也。”梁启超还是小看了李鸿章,容闳就是说过,“(李鸿章)家资踰千万,其弟兄子银私财又千余万。”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曾参与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还曾组织第一批官方赴美留学生,他对李鸿章比较了解,所言可信度很大。

李鸿章家财万贯,可左宗棠就寒酸了。左宗棠去世时,给儿子分遗产,四个人每人仅5000两。有点大家需要注意,就是清朝从雍正年间开始,对官员施行养廉金制度,官员能获得远超过俸禄的合法收入。以左宗棠的官衔,一年能获得几万两养廉金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如果左宗棠稍微节俭点,他遗产至少有数十万两白银,根本不可能寒酸到遗产只有2万两白银。那么,左宗棠那么多银子去了哪里?一句话,他捐了出去。与李鸿章做法截然不同的是,左宗棠对金钱看得很淡。

左宗棠68岁时,就给子女立下遗嘱,里面一条就反映了他的金钱观,“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左宗棠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养廉金都捐给了广大贫穷老百姓。

比如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河南等地爆发百年一遇的干旱,左宗棠一次性就捐了1万两白银。捐款时一掷千金,自己生活却无比朴素,“自入军以来,非宴客不用海菜,穷冬犹衣缊袍。”不仅如此,左宗棠对子女要求非常高,要求他们决不能铺张浪费,要靠自己能力,而非父母的帮助。

除了捐款给穷人外,左宗棠还把养廉金充当了军费。左宗棠在家书中写道:“念家中拮据,未尝不思多寄,然时局方艰,军中欠饷七个月有奇,吾不忍多寄也。尔曹年少无能,正宜多历艰辛,练成财器,境遇以清苦淡泊为妙,不在多钱也。”毫无疑问,左宗棠真正做到了胸怀天下,他受到人们的无比尊敬,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晚清四大名臣》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