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位政协委员点赞:她的提议切中了生育率低的要害!

根据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人口数据显示:

出生人口956万,

死亡人口1061万,

人口净减少85万,

这是1961年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

其中男性比女性多了3227万人,60岁以上人口占比19.8%,65岁以上占比14.9%。

这是过去十年最差数据,或许也是未来10年最好的数据

我们知道

人口负增长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自然结果,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东亚的日本,都曾经历了人口负增长。

而导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如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育龄妇女人口减少等,各国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虽然,中国已经有14亿人口,但人口是千年大计,一旦掉下来了以后回来难度是比较大的。

所以为了刺激生育率,国家也是出了不少的政策:设立离婚冷静期、放开二胎三胎,未婚先育,生育补贴,甚至放开生育年龄,但效果都不佳!

而近日又扯到工作时间上了,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她的提议切中了生育率低的要害

她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的超时工作问题,已造成年轻人没时间恋爱、没时间育儿、没有家庭时间,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结婚率、生育率降低等情况出现。

意思是,面对不断下跌的生育率,如果不解决因超时工作996带来的“没时间生娃”“怕失业不敢生娃”的根本原因,政府出台的上述的一系列措施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蒋胜男还指出:

一些公司甚至采取不合法的加班方式,例如以“动态优化”“每月KPI增长”等以无限制的“业绩”与失业、岗位边缘化等挂钩,让职工“自愿加班”“避峰下班”等手段,不但逃避加班费用支付,更将劳动者加班时间模糊化以逃避法律责任。

这些有意无意的原因导致我们的年轻人每天加班三至四小时乃至更长,对于我们的劳动者而言,则是生活调整时间甚至睡眠时间都被吞噬。

这样不仅对于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内卷,社会竞争更大。

很多网友也很很赞同:

政治经济学里有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劳动力再生

首先一个是狭义的劳动力再生呢,指的是人要有足够的休息和消费后才能够让自己所恢复,那这个消费当然要包括衣食住行了,今天我们自己休养生息了啊,明天的自己就能劳动力再生了,今年我们的自己休养生息了,那明年的自己就能劳动力再生了。

再一个是广义的劳动力再生呢,则是指要包括下一代人们要能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再繁衍后代,那么才会有下一代的劳动力再生,否则就没有然后了呀。

第二个概念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果后续的劳动和之前的相比,生产力没有升级啊,还跟以前一样,这就是简单再生产。比如你工作每天996,你没有时间学习,你没有时间升级头脑啊,那你自己肯定只能简单的搞再生产。

这就像穷人为什么一直穷?并不是不努力,而是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谋划未来。

有一个节目揭露了真相,

他们让富豪去体验底层的生活。

最开始这些富豪一致认为:

只要有能力就不会一直待在底层。但是体验几天后,他们发现自己被打脸了,原来他们所有的精力全都浪费在了一日三餐上面。仅仅为了吃饱饭就得忙碌一天,疲惫不堪、斗志全无。

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真相:底层的人并不是不努力,而是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谋划未来。

因此

从法律上充分落实八小时工作制是很有必要的,不但对结婚率、生育率提升有促进作用,对于劳动者自身有更多的休闲与学习时间,会让整个社会更具活力、更具创意,对社会新动能起到开启作用。

虽然恢复八小时工作制只是切中生育率低的要害之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总比一些所谓的“专家”强多了!

但是,回归工作八小时工作制,让年轻人有更多空闲时间,年轻人就愿意生了吗?

明显不会

就像北大教授李玲说:“我曾经问我一些在金融界工作的学生,我说你们是真正北大毕业的学生,绝对是白领高收入,你们都不生孩子,那怎么办?

他们回复说,孩子现在是税钞机,就多少钱都不够,所以他也生不起。”

很明显,大家不愿意生孩子,根本是孩子从生到养育的成本太高,工资不涨,不仅要金钱成本,更要时间成本,还有要面临失业的风险。

所以,恢复八小时工作制是绝对可以的,但提前是不能降工资。降了工资,人们的钱就变少,这有时间没有钱,对提高生育率也是没有帮助的

所以,生育率低,说到底是它们: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没有解决好。

我想说的是,其实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这些本来是社会基础设施,现在却变成压在人们头上的四座大山。

你想想看,30年前的那个时候工资多低啊,十几块,几十块可能上百块,生活水平多低啊,但是一个家庭可以养七八个孩子,你们今天想想看,你们养得起吗?孩子都健康的长大了啊,为什么?

因为我们前30年就是创新了医疗、养老,托儿所,教育这些社会基础设施的建立,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以极低的成本打造一个良好的生育环境。

因为那个时候每个单位除了有这个医院,有医务室,还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它其实我们那个时候的国有企业是把中国传统的家放大了,他把企业的经营功能和社会功能融为一体,这是中国人的创新,还有食堂和住房,这些社会基础设施全部就跟你这个单位连在一起了,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而这一点其实美国在学我们,你到美国现在硅谷的那些公司啊,无论是Facebook还是谷歌,他们就是学我们中国,公司配有食堂,有托儿所,又有小医院,让在那里工作的人放心的生娃,生完娃以后一切都给你照顾了。

但是教育、医疗和住房一样有一个特点:就像为什么许多人总说买不起房(那些真的穷的人不算)?

因为买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情,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哪怕你的工资再多一两倍,也一样会感觉买不起。

特殊在哪儿呢?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你孩子上学,有10所小学可供选择,从第一名到第十名,请问,你会让孩子上哪一个?

你会让他上第5名的学校吗?不会。只要你能负担得起第四名的学校,你就不会让他上第5名的学校,因为你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那如果你负担得起第四名学校呢?够好了吗?还是不够,最好能进第一名的学校,你踮起脚也想往上够一下,对吧。

问题在于,只要存在排序,就只有一个第一名。大家都想去,那谁应该去呢?难度就会无限大。

你说是孩子上不起学吗?不是的,上得起,但是上学这种事情,因为它太重要了,每个人都希望能跑到满格,这样的感觉就是永远上不起。

在少数几件超级重要的事情上面,大家都是开到满格的,比如婚姻、学校、医疗、教育、房子。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中国人口太多,太内卷;另一个是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同地区差距太大。

我相信啊,未来中国人的繁衍非常重要,没有人会赞成年轻人现在不婚不育,这个剩男剩女的,这人口是千年大计,掉下来了以后是很难回去的

但是,要想提生育率,国家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我觉得未来托儿所、幼儿园、教育医疗一定要优先,就是建立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让我们的年轻人能够快乐的生孩子,生完孩子以后,它不是一个一个去焦虑,不会说孩子是碎钞机,我攒多少钱都得花在孩子身上呢,我干嘛养呢?没有必要养。

总结

方法是好的,严格落实劳动法,落实8小时工作制,控制工作总时长,将时间还给劳动者、将生活还给劳动者,生育率才能看到希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