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三支“如椽巨笔”,绘三湘“春耕画卷”

文/何竹梅

春天来临,意味着一年耕耘的开始。在水稻大省湖南的田间地头,通过提供“保姆式”服务、建设智能化育秧工厂、把零碎的耕地整合成连片大田等方式,人们用勤劳和智慧播下新的丰收与希望。(2月23日 红网)

科学种田,二月春潮涌;勤劳创业,三湘气象新。春耕时节,备受瞩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三农”成为十分重要的话题。“一年之计在于春”,唯有“春种遍地绿玉”,才有“秋收满仓黄金”。怎样统筹、优化春耕生产,是摆在广大基层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如何才能绘出春耕生产的美好蓝图,为金秋播下希望的种子?湖南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那就是挥动服务、智能、整合这三支“如椽巨笔”,在三湘大地上尽情描绘“三农”发展的春耕画卷。

挥“服务”之笔勾勒,让春耕画卷有了厚重底色。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种田”是最显著的标志。历史悠久的“刀耕火种”,必然会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淘汰。新兴农业的覆盖面已经越来越广,科学技术正在“三农”事业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但是,就每一户家庭,每一位农民来说,“科学种田”的理念和技术也各有参差。从翻地到育秧,从管理到防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板”。湖南针对这样的背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组织有实力的企业,推出“保姆式”的“十代服务”,就如建筑、装修工程一样,育秧、翻耕、插秧、管理、防治等都提供“全链条”服务。这样,服务的资源实现了有机组合,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而生产质量则会大大提高。这支“服务”之笔,勾勒出了春耕画卷厚重的底色,为丰收图景作出了良好铺垫。

挥“智能”之笔渲染,让春耕画卷充满勃勃生机。“秧苗育得好,丰收的基础就打好了一半。”可见,茁壮的秧苗是丰收的基础。笔者也多年从事农业生产,更深知劣质秧苗的危害。如果秧苗不好,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后期管理哪怕付出再多,也很难赶上别人。因此,改进育秧技术、培育优质秧苗,就成了最基础的工作。为此,湖南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建成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秧工厂,专门为春耕提供优质秧苗。在育秧过程中,光照、湿度、温度等关键指标都可以智能化控制,既减轻了传统育秧的人工负担,又科学、精准地满足了秧苗成长的各项需求。这样的智能化育秧工厂,常德市澧县就有了18家,并已完成全面扩容提能。这支“智能”巨笔,在厚重的春耕底色上渲染出“遍地绿玉”的勃勃生机。

挥“整合”之笔写意,让春耕画卷不断拓展延伸。就此前的土地划分来说,都是以“小块”的形式分散在每家每户。随着“科学种田”时代的全面到来,“各自为政”的耕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也严重阻碍着“三农”产业的推进。党中央关于实行土地流转的政策,正是改变这种落后的种植模式的有力举措。早在2021年,湖南一些地方就试行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就是将农户承包经营权进行数字化登记后,入股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然后体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流转土地。这样,具体的耕种任务就由种粮大户来承担。有了这样的布局,更有利于“小田变大田”的“整合”,为机械作业、无人机作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这支“整合”之笔,在三湘大地上尽情的写意拓展,让春耕画卷不断铺开。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古人的“谋耕”是局限于个体发展的“未雨绸缪”,而新时代的“谋耕”则是全局发展的“大手笔”。唯有“大手笔”,才能绘制出“新蓝图”。新春伊始,湖南省挥动的“保姆式”服务、智能化工厂、连片化土地这三支巨笔,正饱蘸“三农”发展的墨汁,在广袤的三湘大地上,书写着绚丽的春耕篇章,描绘着壮美的春耕画卷。【责编:晓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