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历史性转折:六十年来人口首次下降,对我们来说是个坏消息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人口出生数量一跌再跌,从宏观上来说就意味着市场份额天花板正在不断缩小,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投资、外资的准入问题;从微观上而言,新生儿的不断降低,让这一代80后90后乃至00后们,未来的养老金问题也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事情。

今天2022年人口数据如约而至,我国总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这是自1961以来,国内人口首次出现萎缩。

而2022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比上一年再次降低一百万人左右,联合国去年曾预测,印度人口数量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历史性的人口转折点,对我们来说是个坏消息,而不是好消息。

去年我国的出生率为每1000人中6.77人,低于2021年的7.52人,这是自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出生率。

当我们在谈到人口下降的时候,多半指的是出生人口的下降,而不是老年人口的自然死亡,这也就意味着,随之而来的教育、母婴产业的市场份额会不断萎缩,对宏观经济的增长乃至负面影响都是极其大的。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今天我们的养老金是用年轻人的供养老年人的,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未来年轻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一个年轻人供养一个退休老人的情况的话,那么对年轻人和企业来说,负担可能会更重。

人口下降的原因,除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之外,养育孩子到十八岁的平均成本50万,以及彩礼、房价等问题也是被誉为影响今天生育率的关键问题。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宏观因素:那就是自1980年到2015年期间实施的“计划生育”。

早在2013年,就有计生委称:计划生育40余年,我国少生了4亿多人,当时的说法是,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但回顾我们四十多年的改革历程,我们会发现,人口一直以来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基石,没有之一。

不管是2001年的加入WTO,还是成为今天的“世界工厂”,我们所吸引的外资投资规模和外资数量,以及制造业带动的一大批周边产业的兴起,这背后都离不开人口的贡献。

因此,经济学家普遍的共识是:人口红利帮助我们创造了近几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奇迹。

而今天人们所面对的内卷也好,还是养育成本高昂也好,亦或是房价问题也好,本质上这些都不是由人口太多所导致的,人口多仅仅只是表象,背后的根源问题,依然还是投入产出比失衡的问题。

假设一下,我们在一个市场为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入了14亿的人口,原本应该创造出更大的市场和份额,原本应该有更高的产出,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每年人均GDP到现在只有一万多美元,在企业经营利润、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大家由于对未来的期望更高,于是都把精力放在了争夺稀缺的好的工作机会上,于是出现了内卷的情况。

如果开启“上帝视角”来看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简单的用人多导致了内卷和成本高来回答。

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计划生育所少生的这4亿多人,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了本就疲软的人口出生率。

要知道,计划生育自1980年开始,结束于2015年,也就是说,从80后到10后,计划生育贯穿了好几代人,而80后90后乃至00后,都可以说是今天的生育主力军。

理论上,这4亿多人放在今天,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都是具备生育能力的,哪怕是考虑到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这4亿多人也应该能够产生一亿多对夫妻,假设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那也能够多产生一亿多的新生儿。

4亿多的人口,加上一亿多的新生儿,差不多就是六亿人,在今天这个时代,其实就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就是经济未来活力的一种体现。

换言之,计划生育40余年,少了六亿人口,最主要的是,这六亿人口还全部都是青壮年,都是社会的主力军,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不得不承认的是,少生的4亿多人,的确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站出来说,地球资源只会随着市场的越来越大,资源会呈现一种相应增加的概念,这是资本的魅力。

就像我读小学时,课本上就说石油还有多少年就用完了,但今天我们都知道,世界各地不断有新开采的石油被发现,同时也还有了新的能源被替代。

新生人口似乎在今天不再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老龄化和出生率低迷成为了困扰我们的新难题。

我们错过了一个时代的人口最佳发展机遇,从眼下的人口出生率来说,我们也迎来了另一个新时代,一个人口出生低迷的时代,而眼下这个时代,是我们万万不能再错过的。

新生儿人口的下降,为什么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人口一旦开启下降,这个速度往往会比预计的要更悲观一些,换句话说,今天绝大多数学者的预计,其实际情况可能都只会更差。

早在2019年1月3日,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就提醒人们,距离国内人口总量减少,或许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

但实际情况是,在短短的三年后也就是2022年,我们的总人口就开始减少了。

2015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就指出,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出现峰值,此后就逐渐下滑,到2050年总人口或在13.64亿人左右,到2100年会进一步下降到10.2亿人左右。

但实际情况是,2022年我们的人口就已经开始下降,峰值则是在2021年,比联合国的预测提前了近十年。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人口减少会对我们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一个坏消息,而非是网上大多数网民所认为的那样,带来更低的房价、以及更多的工作岗位。

过去40多年,人口红利一直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指的是1950年到1970年,有一段时期,总和生育率平均可以达到5左右,新生儿大量增加,并在以后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此外,又因为这一代人没有过于沉重的赡养老人的责任,他们储蓄的习惯为中国过去40多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本积累,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资本,这也是人口红利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

另外,很多人关心人口红利到底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根据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的说法,国内人均GDP增长率中有27%的贡献来自人口红利。

如果我们假设20-54岁的人群是生产者,其余是消费者,那么这就意味着从1990年开始,劳动者是多于消费者的,社会负担轻,人口红利显著,但这个效应,一直到2015年开始见顶,随后下滑。

当人口红利消失,这就意味着新的消费者(新生儿)越来越少,而劳动者终有一天也会开始慢慢减少,尤其是2022年后出生潮一代开始退休,庞大的老龄化来临,这会加剧社会的抚养成本,从而拖累宏观经济的增长。

从微观上来说,个人最直观的显著就是养老问题。

由于计划生育的关系,很多家庭都是三口之家抚养四个父母,对那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两口子抚养四个老人,如果还有两个小孩,那抚养成本是非常高的。

而对退休老人们来说,养老金体系其实就是现收现付;正在工作的人每月缴纳养老金,而这一部分缴纳的资金通过统一管理的养老金账户,支付给已经退休的老人。

从资金流转的角度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年轻人正在供养老人们的退休生活。

在2017年发布的《国内人力资源白皮书》中指出,到2035年可能出现每两位上班族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而在当下的全球范围内,也只有法国、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才会达到这一水平。

要知道的是,预计的时间往往会提前到来,这也意味着,未来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身上肩负着的担子自然也会越来越沉重,他们不仅要供养自己的父母,还得背负可能更为沉重的五险负担,因为退休老人实在是太多了。

老龄化社会的压力最终会分摊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而供养老人的经济负担也会转化为人们的精神压力。

如果新生儿人口数量继续低迷,老龄化的挤压可能会让每一个年轻人不堪重负。

这也是为什么,六十年来的人口首次下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不管你在什么行业,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当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你都会无形之中被宏观人口结构所裹挟,难以独善其身。

更关键的是,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多半也来自于此;这是一个负面循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单一的途径显然很难解决问题,这一次,哪怕是集中力量,可能也很难扭转人口下滑的总趋势。

要想扭转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必须要设身处地的去解决,他们真正所面临的困境。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