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救援现场,来自通州的他们收到土耳其兄弟送的牛肉饭、热红茶……

遍地的混凝土碎块与凸出的条条钢筋相互交错,床垫、脸盆、毛毯等家居用品随处散落,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发生的土耳其强震已超过一周的时间,中国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力量驰援土耳其,通州应急志愿支队一大队通州蓝天救援队的霍昊、郭日江、张沛均3名队员也于2月9日抵达震区参与救援,他们与时间赛跑,开展一幕幕生死救援。

北青社区报(微信号:tongzhoushequbao)记者了解到,今日(2月14日)通州应急志愿支队一大队通州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已完成任务,计划撤离回国,在土耳其地震重灾区马拉蒂亚市救援现场,救援队员们收到了当地群众送来的食物,包含矿泉水、面包、麦粒炒牛肉饭、土耳其茶……

在土耳其,我们亲历一场“不放弃”的救援郭日江介绍,到达救援城市马拉蒂亚后,所有队员顾不上吃饭喝水,急忙赶往作业点展开救援。从接到通知到赶到救援现场,自己和其他队员基本没怎么合过眼,只盼着能早日赶到。

“在土耳其马拉蒂亚市,距我们指挥部几公里远的一个救援点,生命探测仪正在工作,周围都安静下来,所有人在屏息等待。在倒塌的房屋边守候着的,还有一位亲人失联的50多岁的土耳其女士……”连续多日,救援队都在争分夺秒地搜救,常常救援到深夜甚至第二天凌晨,跨国电话断断续续,记者与郭日江采取微信联系,对于记者的提问,郭日江也常常是在深夜和凌晨才有时间回复。

郭日江告诉记者,由于现场非常复杂,为了避免二次伤害,更多的时候救援主要靠队员徒手一点点掘进。甚至在救援中还会面临塌方等突发情况。但是只要生命探测仪还有信号,队员们就不会停止。“如果说生命探测仪上发现有信号,哪怕非常微弱,我们都不会放弃。如果出现一些疑似的(信号),我们也一定要把它彻底排除,才会停止继续搜索。”此外,除了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创伤,当地气温平均在0摄氏度以下,更是对被困者生存的挑战,而越是冷,队员们也越要加快进度。

昨晚(2月13日)北京时间21:35分,记者发微信询问现场情况时,郭日江还在参与救援,今日(2月14日)北京时间11:40分,土耳其晨曦微露,郭日江才回复记者前一天晚上的信息,“天刚亮,昨天回来已经深夜十二点了。”

此次在马拉蒂亚震区参与救援的3名通州应急志愿支队一大队通州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中,霍昊(队内ID汉森)是救援队行动组组长。

2月13日,汉森接受了央视的连线采访并介绍了救援现场的情况:在救援点,一处5层建筑物坍塌严重,大型器械正在配合人工一同搜救。“这里已经作业3天了,第一天干到第二天早上6点,第二天发现5名遇难者,据当地人说还有3个人(被埋)。”

汉森表示,“当地人在沟通时说,这里有3名幸存者。有一位孕妇,她的孩子就是在这儿的废墟里出生的。”

严寒天气下,救出更多幸存者的希望正在变得渺茫,但在面对已无生命迹象的遇难者时,队员们也会尽力把遗体运出来,给在场的家属一个交代,“因为我们已看到他们,那我们就不能放弃不管,这是对死者的尊敬,也是一种信念。”

拥抱、泪水与面包
救援现场,大家都在用各自的行动温暖着彼此

激励着队员的,还有救援路上收获的温暖,当地民众用实际行动表达着支持和感谢。

当地时间9日,当通州的救援队队员们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时,土耳其民众热烈鼓掌,致敬欢迎中国救援力量,并用中文高喊“加油!”中国队员也回应“土耳其加油!”

考虑救援行动的紧迫性,这几天,队员们都是在基地带足干粮,随后前往一线,提前作好了中途不休息不吃饭的准备。马拉蒂亚的市民得知后,纷纷将家中储备的食物“投喂”到队员们的手中。

“午餐时间,当地群众给救援队员们送来了矿泉水和面包,到了晚上又给我们送了麦粒炒牛肉饭作晚餐。”执行救援任务的间隙,救援队队员郭日江告诉记者,在马拉蒂亚市,每个救援点都会有民众自发给救援队送吃的、喝的。

“很多人都在这次地震中永远地失去了亲人、朋友,都是带着眼泪,但他们经常会为我们送面包,送炒饭,让我们非常感动。”郭日江感叹,通州救援队员和当地搜救队以及志愿者之间,也会情不自禁地拥抱,安静却又胜过千言万语。

郭日江告诉记者,土耳其人特别爱喝茶,一杯土耳其红茶是土耳其人好客的象征,在救援休息期间,郭日江和队友们还常常会收到当地群众送来的热腾腾的土耳其茶。

据郭日江介绍,目前救援队已完成救援任务,于今日(2月14日)开始陆续撤离回国。撤离之际,救援队也与土耳其国家救援队进行了道别,爱心的“双向奔赴”没有国界,这些记忆永远不会从土耳其民族的脑海中抹去,也不会从中华民族的记忆中抹去。

生命至上,绝不言弃!
愿救援队员们务必保护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平安归来!

文/北青社区报记者韩凤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部分内容来源央视新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