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原著,《显微镜下的大明》爆火背后,真实的徽州丝绢案更残酷

开播第二天,《显微镜下的大明》热度就已经突破8000,仅次于《狂飙》,目前热度还在持续飙升,剧中每一个演员的表现都堪称惊艳。

剧中围绕着徽州金安府长达百年的人丁丝绢案,展开了多方势力的博弈,每个人都心怀鬼胎,想要借由这个税赋案,达成自己的目的。

帅家默想要通过揭示3530两这个数字背后的秘密,探寻父母被害的真相。丰碧玉、丰宝玉姐弟想要利用此案,夺得功名。

程仁清作为金安府精通律法的状师,表面潇洒不羁,唯利是图,实际心地善良,心里面一直记着被官宦子弟马文才陷害,顶替中举名额的事,想要找机会复仇。

金安府知府黄凝道,被朝廷明升暗降,表面上看起来支持帅家默的提告,看似清廉,实际上是想借着这件事,提高声望,重回朝廷中枢。

仁华县知县方懋珍,一直被当做冤大头,替其他七个县交了百年的税赋。但生性懦弱胆小,不愿惹事,所以心里并不支持帅家默。

至于其他七个县的县令,自然更加极力反对,毕竟如果帅家默提告成功,这些税赋就会按比例分摊在自己身上。

除了剩下七个县之外,帅家默想要提告,还有一个最大的阻力范渊。在致仕还乡之前,范渊在朝廷中枢担任监察院右佥都御史。虽然只是正四品,但是离皇上近、离阁老近。

致仕还乡之后,范渊在金安府打造了一个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帅家默提高,受伤害最大的就是他,所以范渊不惜派遣杀手,也要阻止帅家默。

相对于原著小说,电视剧的改编加入了很多戏剧化的冲突,虽然精彩万分,但真实的徽州丝绢案却更加残酷。

在剧中,帅家默只是一个算呆子,每天沉醉在算学世界里,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这一点和原著中的帅家默是不同的。

在原著中,军户出身的帅家默,不仅不是个呆子,反而还是一个能言善辩的状师。在剧中,帅家默的这一身份分给了程仁清。

相同的是,无论书中还是剧中,两人对算学都非常感兴趣,遇到难题时,不仅不害怕反而非常惊喜,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帅家默发现了金安府的人丁丝绢税的巨大漏洞。

并且剧中对这笔人丁丝绢税进行了弱化,每年金安府只是每年多交了3530两,连续多交了一百年。

但是在书中,这笔人丁丝绢税的数目却高达6146两,连续多缴了两百年,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就开始多缴。

如此巨大的漏洞,难道就一直没有人发现吗?

在剧版《显微镜下的大明》中,首先发现这笔多缴人丁丝绢税的人,是帅家默的父亲帅敦诚,也就是在帅家默发现税赋漏洞的二十年前。因为这件事,帅敦诚夫妻被杀。

书中发现这个税赋漏洞的,则同样是两个仁华县人,早在帅家默提告的35年前,两人就曾经向金安府更上一级的官府提交了呈文。

但是,两人多次递交呈文,虽然上级也做了批复,要求金安府核查,但是金安府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诿,最终两人莫名身亡。

事实上,无论是在剧中还是在书中,帅家默都只是一个引子,他引爆了这件隐藏百年的大案,但背后真正角逐的双方却是金安府与下属各县、各县民众与朝廷、朝廷与金安府的博弈。

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剧中,金安府一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从朱元璋登基,出过一百八十个进士,举人四百三十七个。

这些人中,有些成为地方官,有些则进入朝廷中枢,范渊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百余年来,这些人相互结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网络。

在剧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金安府知府黄凝道,根本没办法处理这件人丁丝绢案,他只能支持帅家默向更高一级的官员提告。

在剧中,黄凝道面对的只是其他七个知县的刁难和压力。但是,在书中,金安府知府面对的却是剩余七个县组成的庞大利益团体。

在这七个县里,每个县都有很多曾经的朝廷高官致仕还乡,他们同样反对将仁华县的税赋均摊,所以极力阻挠,相互攻讦。人丁丝绢税,成为了一场多方力量角逐的博弈场。

剧中的帅家默,在金安知府黄凝道的点拨下,最终找到了奉兴巡按御史刘景,但是这个局远不是一个刘景能控制的。所以,还进一步惊动了奉兴巡抚、右副都御史李世达。

而在书中,不要说李世达,即使是当时的户部尚书,也没办法调解人丁丝绢税,最终还是惊动了万历皇帝,请皇上下旨后才开始推动调查。

但是,由于原始的黄册丢失,所以找不到当初的原件,没有办法证明这笔人丁丝绢税到底是由金安府下属八县一同缴纳,还是由金安府下属的仁华县缴纳。

事实上,在书中这件事发生在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之前。而在剧中,则变成了一条鞭法之后。

书中的帅家默提告之后,因为害怕被暗害,所以躲回了外省老家。在不了了之几年之后,朝廷突然想起了这件案子。

之所以想起这件案子,是因为朝廷首辅张居正打算利用这个案子,在南方推行一条鞭法,这是个由头,并不是真正为了公平。

但是,各方利益的角逐,最终演变成了的一场暴乱。

为了平息各方的利益,朝廷想出来一个和稀泥的办法,这笔税仍然由仁华县缴纳,但是从另一项税款里,给仁华县减免了一部分,由金安府补足。这场前后历时十年的人丁丝绢案才得以终结。

在书中,帅家默作为首告者,非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朝廷秋后算账,最后被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遣边戍军,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帅家默没事找事,导致了明朝的这场暴乱。

在剧版《显微镜下的大明》对原著做了大量的改编。作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程仁清在书中并不是一个讼师。而是一个煽动暴乱的魁首,最终被判了个斩监候,在剧中程仁清则成为了一个表面潇洒,内心善良的讼师。

虽然剧版的改动很大,但是这部剧无论从拍摄质量还是人物编排上,都非常合理,也更加具有戏剧性,这也是这本书能够成功改编,获得网友一众好评的原因。

可以预料到的是,剧中的帅家默应该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而在书中,这段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徽州丝绢案无疑,更加残酷,也更加真实。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