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不好(满脑子都是钱不好吗)

@书起说:我们什么都说

“别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屁事了,满脑子都是钱不好吗?肤浅又快乐。”

看到一则很有感触的帖子:“我这辈子向两个人伸手要过钱。”

第一个是妈妈,因为妈妈掌管家里的财政大权。

从小到大,帖主从来没有也不敢乱要钱,都是学校让交,或者需要买书买资料买题集。

每次找妈妈要钱很惶恐,会说清楚来龙去脉,自己需要买哪些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

妈妈会沉默一会,然后开始哭穷,说帖主从小到大花了多少钱,钱有多难挣。

直到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后挂了电话再转钱,然后嘱咐好好学习,不要乱花钱。

在妈妈的每次哭穷,她的声音会越来越小,负罪感占满全身心,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家里,拖累了父母。

她不仅讨厌这种感觉,更讨厌自己:“如果没有我,我们家就好啦,都是我的错,不然爸妈得存多少钱。”

爸爸妈妈让她知道,掌心向上的生活,很难。

第二个伸手要钱的是男朋友。

那时候工作不顺裸辞之后,男友主动提出要养她,每天给52元,如果没钱了可以找他要。

但这次不一样的地方是帖主有了自己的存款,男友的钱对她来说只是锦上添花。

如果他不给也不在意,因为从来没有指望这笔钱过日子。

男友还设置了一个惩罚机制,如果有一天忘记转了,就要再罚款131.3元。

积累到目前为止,他还欠4个131.4元。

她不在意这些罚款,也不会额外找男友要钱,只是每天的52元以及转账情话必须到位。

如果他没有发就会直接说,完全没有负罪感,也没有在爸爸妈妈面前的小心翼翼。

因为自己有钱,自己有底气,日子过得真的不一样。

你可以依靠别人一阵子,也可以当一阵子寄生虫,也可以颓废摆烂一阵子。

但是始终要记住,只有自己才能靠得住,只有自己才能救你自己,你始终要自己才立得住。

小学的时候非常羡慕妈妈的生活,觉得妈妈不用上班上学,做完家务就是在家里看电视太舒服了。

但初中的时候,妈妈宁愿出钱请人来照顾我们,也要背井离乡去务工。

可能是不习惯家里多出个陌生人,可能是妈妈离开有些失落。

刚开始非常埋怨她,觉得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出去受什么苦,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不好吗。

直到自己上大学后,过上定时要钱的生活。

月初都会发消息找爸爸要钱,但要么三四天不回复消息,甚至这期间还在家庭群聊天。

要么只给一半,要求去勤工俭学补齐另一半。

人家的大学生活是社团聚会,我的大学生活是打不完的零工。

记得有年双11,上完课后跑到食堂抓几个包子,一路狂奔才赶上打包快递的大巴。

一整夜推着比自己还高的货架车在货舱里奔跑,最后连咀嚼免费餐饭的力气都没有,像个游魂一样不知道最后怎么回到的学校。

那几天一直在想休学,不知道自己在读个什么书,还不如早早打工养活自己。

真的受够了每年低声下气泣不成声地要学费,受够了永远在担心没钱的日子。

吃过同样的苦,才能有同样的感。

突然想起以前妈妈找爸爸要生活费的样子。

妈妈总会嬉皮笑脸地向玩电脑的爸爸伸手,表示这周的买菜钱快没了。

爸爸也会开玩笑地回头说:“来,喊一声**,我就给你钱。”

妈妈便会顺从地喊了,然后拿到这笔钱。

小时候我以为那是父母间的玩笑,现在我才知道那是妈妈一个人的笑话。

后来熬到工作后终于实现经济自由,钱不多,但养活自己和妈妈。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之后给家里钱,都是定时主动给妈妈打钱。

每次回家,看着妈妈盛气凌人地指挥爸爸干活的样子,也不等睡早床的爸爸起床再吃饭的样子,真的爽爆了!

人这一辈子有太多需要钱来捍卫的东西。

金钱未必能带来真爱,但会让你爱情中拥有绝对的尊重和体面。

金钱未必会让人生走捷径,但绝不会走太多弯路。

金钱未必会让生活幸福,但绝不会吃生活的苦。

最近几年,“独立女性”成为一个热门标签。

有人觉得“独立女性”就是事业有成;有人觉得是“独立女性”就是不婚主义。

在我看来,独立女性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自主选择生活的能力。

这个能力是精神的自由,这个能力也是金钱支配的自由,这个能力是说“不”的自由。

金钱只不过是烂在银行卡上的一行数字,但这些数字真的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安全感和自由。

拥有那份自己能把握的安全感,才是真的爽!

文:书起

某知名啥也不是的新媒体小白、间歇努力持续摆烂的可回收废物、习惯午夜心碎的三十岁花季少女、废话大赛常驻嘉宾、朋友圈小有名气的穷光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分享